徐檸一路叔姨的喊著,好不容易到了樓下,一抬頭,正好碰到姜曉雅也回來了。
“剛回來啊?”徐檸笑道。
姜曉雅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嘖嘖道:“讀了半年大學,你看著也沒什么變化嘛。”
“半年能有什么變化。”徐檸看她似乎比暑假那會活潑了些,心里也跟著高興。
“你就這么回來了,什么都沒拿啊?”姜曉雅說道。
“拿什么……哦,差點忘了。”徐檸一拍腦袋,從錢包拿了一塊錢,一本正經的遞給她:“回來的倉促,學長我也沒買什么禮物,這就算你的壓歲錢吧。好好學習……”
“呸!我給你發壓歲錢還差不多。”姜曉雅走近一步,沒好氣的把他胳膊打開了。
徐檸笑嘻嘻的把錢收回去,道:“說真的,我這一路回來可真不容易,一宿沒怎么睡。你瞅瞅,我這瞌睡的,眼皮子直打架。”低頭湊近了,讓她瞧。
姜曉雅白了他一眼,道:“你還能在這胡咧咧,說明沒啥事。張叔那才叫辛苦呢。回來就在家躺了兩天才緩過勁來。”
“啊?這么嚴重啊,他沒事吧?我當時就勸他晚幾天回去,他不聽。”徐檸也有些驚訝。
“應該沒事,現在回老家了。……你也趕緊回去休息吧,別感冒了。”
“哎,那回去吧。”
兩人上了樓,各回各家。
徐檸回家躺床上就睡,晚飯都沒吃,一覺睡到第二天早上。
接下來幾天,徐檸啥正事沒干,每天就是瞎轉,要么去買年貨,要么去找同學玩。晃悠著就到了除夕。
晚上,徐直遠在家里擺了酒席,請出版社的幾個人過來聚。
姜瑞專門提了瓶茅臺過來,開蓋子,就咕嘟咕嘟的每人倒了一杯。這酒現在一瓶八塊,不算便宜了。
徐檸也獲準上桌,不過沒他的酒杯,說是正上學,不能喝酒。類似的還有學生不能吃雞爪,不然寫字手會抖,誰知道什么邏輯。
徐直遠他們觥籌交錯,喝了一會,說話就越發沒什么顧忌了。
“老徐,你家這小子,人才啊。”劉冬豎著拇指,暈乎乎的道:“出版社今年的業績那是蹭蹭的漲,還有那本雜志,哎呦,月銷量都二十萬冊了。……大學生就是不一樣,腦子好使。”
徐直遠只是笑著擺手,心里自然是高興,口中還說著客氣話。
姜瑞也表態說了幾句,接著卻跟徐檸在那嘀嘀咕咕,聊起了出版社跟雜志的事。
出版社今年可是揚眉吐氣,上級表揚就不說了,重點是效益,哎呀,就沒過過這么肥的年!
但細想想,大家又覺得臉皮發燙,為啥?因為這些跟他們沒啥關系,全靠的徐檸啊。
姜瑞說話也干脆,問徐檸打算怎么安排雜志的事,是不是把雜志遷回來。倒不是別的原因,就是有點擔心徐檸顧不過來,聽說大學生學業都很重的啊。
徐檸當然一口回絕,說已經請了不少學生,不影響學習,讓他放心之類的。
姜瑞只點點頭,也就不再提這事。
之前徐檸跟楊力說出版社忙不過來,所以暫時不會找人接手雜志……額,當然是忽悠那家伙的,就是欺負他不懂行。
辦一個雜志,真不用那么多人。這又要拿讀者舉例了,人家月發行量幾百萬冊的時候,編輯也就個位數。
雜志嘛,又不是報紙,更不是書籍。不需要內容多么精準,也不需要裝訂多認真,就是看看稿子,一個月挑幾十篇不錯的文章,真沒那么復雜。反正出版社想遷回去就是順手的事。
徐檸的信心來源還就是姜瑞他們的信任,這個別人不清楚,也不好理解,但他自己是清楚的。只要徐檸說不讓別人接手,那姜瑞沒道理吃力不討好。
吃完酒,姜瑞他們又臉紅脖子粗的聊了一會,就各自回去了。
外面劈里啪啦的響起了鞭炮聲,煙花啾啾的升到夜空,老娘高興的站在窗戶那看,徐檸斜躺在沙發上聽收音機,老爹則早早回屋躺著了。
沒有電視機,真是無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