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的幾個人都是高中畢業沒多久,基本沒什么篩稿的經驗,得慢慢來。
高中畢業,愛好文學,在報紙雜志上發表過三篇以上內容,這就是招聘時的要求。標準已經不低了,只說學歷,這會的高中畢業生的稀有程度絕對不比后來的本科生差。
大學生就別想了,那是高精尖人才,不管本科生還是大專生,一畢業就被各大重點單位分走了。
話說,大學生的身份也是徐檸他們辦雜志時,并沒有引來多少反對跟爭議的原因。現在知識分子哪都缺,人們對大學生的能力有種近乎盲目的信任,升遷很快,年紀輕輕獨當一面的一大把。辦個雜志算什么,很多本科剛畢業就在大學課堂講課的呢。
徐檸一大早就蹬著車子到了老虎洞胡同,巷子里人來人往,倒尿盆的,遛彎的,上班的,打孩子的,煙火氣那叫一個撲面而來。
到了雜志社院子里,張枝江正擺開架勢在那打太極,一招一式像模像樣。
屋里,趙旭領著幾個新人在看稿,旁邊擺著泡好的茶水。不說能力,只這工作勁頭就值得表揚。
“徐編。”看到徐檸,幾人紛紛打招呼。
幾人都比徐檸年紀大,但又不好直呼其名,只能這么稱呼了。
徐檸點點頭,到了屋里,先掃了眼桌上摞的稿子,道:“篩選出來的呢?我看看。”
趙旭連忙把桌上的幾疊遞過去,每一疊都標記了姓名。
不知怎得,他們面對徐檸總有點緊張,雖然這位一直都很和氣。
好吧,緊張很大程度就因為那種和氣是上位者面對下級的。而很多時候,沉穩其實比責罵咆哮更有威力。
徐檸拿起稿子,就坐旁邊一份一份的看。
“小彭,你篩的這份稿子不成啊。”徐檸挑出了一份,遞給其中一個長臉瘦高個。
彭春生接過來看了眼,擰著眉毛道:“可我覺得這份寫的很好啊,文字很優美。”
“這叫文字優美?這叫矯揉造作。”徐檸連連搖頭,他站起來拿過那稿子,指著說道:“你看這段,寫少年第一次離家出遠門的:我懷揣著熱忱的心靈被遠方城市的繁華吸引,路上的坑洼似乎預示著前途的苦難,轉過一道彎,是一大片美麗的野花,又象征著苦盡甘來的芬芳……”
“這什么水平?高中生作文水平,又是比喻又是排比的,毫無意義。”
徐檸拿起筆,刷刷的寫了一段:柏油馬路起伏不止,馬路像是貼在海浪上,我走在這條山區公路上,我像一條船。
“這段話看了什么感覺?”
趙旭幾人連連搖頭,想說什么,但又不知道怎么形容。
“什么都沒說,但那股茫然的味道立刻就出來了。這才是少年離家該有的感覺,這就是氛圍營造,這才叫好文字,知道嗎?”
徐檸撂下筆,道:“我說這些不是讓你們按這樣的標準篩稿子,但得記住,好文章一定是簡潔的。你們篩稿子的標準,要么是故事很好看,文筆什么的可以放低要求,要么文學性得高,至少要占一樣的。我改天給你們買一些書,有空多讀讀,知道了嗎?”
幾人連連點頭。
“張同志,你好!”院子門口突然來了人,正跟院子里的張枝江打招呼。
徐檸抬頭一看,竟然是陸明找來了。
“哎,你怎么來了?”張枝江詫異道。
“有個事跟你們說。”陸明笑了笑,從包里拿出一張紙,道:“你看看吧。”
張枝江接過來看了眼,立刻朝徐檸招招手,“小檸,你快過來瞧瞧。”
徐檸快步走過去。
大標題是電子學會計算機普及委員會,說的是仰望雜志為普及計算機知識做出了貢獻,邀請他們去參加個什么座談會。
“這座談會都談什么?”徐檸問道。
“嗯,談宣傳計算機知識的心得體會,還有促進國內計算機發展的一些討論。”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