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徐檸終于收到了消息,他的文章被吉省一家君子蘭半月刊錄稿了,新成立的小雜志,發行量只有幾千那種。
但注意了,養君子蘭的本就是個不算大的圈子,這幾千發行量幾乎都在當地,還大多是養君子蘭的那部分人。定位準確又面向特定群體,就算只有幾千發行量,影響力也不能小覷。
因為花市火熱,像這樣講君子蘭的報紙雜志也在蹭蹭的往外冒,刊登各種真假不知的小道消息。存在就意味著有市場,現在別管什么報紙,只要寫君子蘭的,當地就有人買。當然了,這些報刊顯然是在蹭熱度,等君子蘭熱潮過去,大部分就跟著停刊了。
拿著份君子蘭半月刊,徐檸吃過早飯就又去了趟雜志社。
剛進院子,幾個毛絨團子就撒歡的跑了過來,蹭褲腳,打滾,那叫一個歡實。
自從抱過來后,也許是吃的好了,幾條小狗就跟吹氣球似的,一周一個樣。
“去去去,一邊玩去。”徐檸一手一個,把它們提到一邊,然后進了屋子。
趙旭他們一人一個桌子,正在看稿,就在前不久,他們實習轉正了,上期雜志用的就是他們選的稿子。
窗邊,劉冬正坐那寫寫算算的,他前些天又把張枝江替換回去了。本來說的是出版社那邊輪派人輪流過來的,但又考慮到人員流動太多對工作不利,現在就變成了他跟張枝江兩人交替過來值班。
“劉叔,算賬呢?”徐檸打招呼道。
劉冬抬頭看了眼,扶了扶眼鏡,道:“上個月跟印刷廠的賬款結清了,我整理一下。你今天怎么這么早來?”
“有點事。”
徐檸搬了個椅子坐下,問一旁的趙旭道:“下期的稿子整理好了嗎?”
“整理好了,正在排版。”趙旭點點頭,從抽屜里拿出一疊稿子。
徐檸接過稿子,很快翻看了一遍,然后從其中抽出了一份,道:“這篇文章下下期再發。”
然后他又把手里拿的雜志攤開,指出上邊的一則文章,道:“改成轉載這篇。”
趙旭有些疑惑的看著桌上的雜志,紙質粗糙,而且完全沒聽說過,一看就是小雜志。
又看那篇文章:君子蘭的品相評價標準及其依據。作者:鐵明
他們雜志也刊登轉載內容,而且占的比例還不少,有五分之一。但多數是從那些知名報刊書籍轉載,像這樣完全沒聽說過的雜志,可很少采用的。
“這篇文章有什么特別的嗎?”趙旭忍不住說道。
徐檸指了指標題,“君子蘭現在是一個熱點話題,這篇文章就寫的很不錯。……不用多問了,轉載吧。”
“好。”趙旭點點頭。接過雜志,準備謄抄一遍。
僅憑一個小雜志,估計翻不起什么浪花,不過如果仰望雜志能轉載,效果又完全不一樣了。仰望雜志上個月的發行量已經逼近百萬冊,在京城跟附近地區讀者群體尤其的大,只要轉載,可信度立刻提高一大截。
事情定好了,徐檸轉身正要走,劉冬突然站起來朝他招招手,道:“小檸,你過來,有個事跟你說。”
徐檸點點頭,兩人到了院子里。
點了根煙,劉冬吧嗒吧嗒幾聲,說道:“剛才你姜叔來信了,說他后天過要來京城一趟。你這幾天有空吧?到時候領他們去轉轉。”
“姜叔要來?干嘛?”徐檸說道。
“曉雅錄取通知書下來了,京城的財經學院,這不送她來上學嘛。”
徐檸點點頭。又奇怪道:“聽這意思,曉雅考的還不錯啊。上次我打電話,她可氣沖沖的,我還以為她考砸了呢?都沒敢再問。”
“那誰知道。”劉冬彎腰把吸了半截的煙掐滅,收到煙盒里,笑道:“你姜叔這次可算高興了,成績剛下來那幾天,又是請客又是送煙酒的。”
“那應該的嘛,去年我爸還想放煙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