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公司太小,職位沒有、也沒必要明確,都是哪缺人了就都過去幫忙。
現在不成了,公司接下來必然要擴張,重新梳理管理制度是必須的。
晚上,徐檸把公司的幾個管理人員就喊過來,然后宣布了自己的決定。
“李維,你今后負責市場開發。保羅,你負責財務,馮樹義,你負責產品質檢。”徐檸給幾人一一指派了職務。
然后幾人立刻意識到了什么。那么多空缺的管理崗位,徐檸是要從外部招人?
果然,徐檸接著說道:“我已經發出了招聘邀請,CEO跟其他管理職位將外部招聘。此外,我還聯系了管理咨詢公司的人,一周后就到,他們會為公司重新梳理管理制度。你們這些天專心手里的工作,但也要配合管理制度改革,明白了嗎?”
幾人點頭,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些復雜。這眼看著公司要發展起來了,結果要招一外人,心里自然不舒服。
當然了,不舒服也沒辦法,在座的幾人都沒什么管理經驗,把公司交給他們那是胡鬧。
所謂入鄉隨俗,美國的公司管理制度還是有一套的,徐檸沒必要自己折騰。這年代的職業經理人跟管理咨詢制度都已經相當成熟,完全可以交給他們完成公司制度設計。
當然,這些是要花錢的,請的是波士頓咨詢公司,一次五萬美元。
發出的招聘邀請很快有了回應,來應聘的有十幾個人,大部分是大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
徐檸一一面試之后,選擇了一個叫科爾.羅西的中年人,這人三十多歲,個子中等,全身上下打扮一絲不茍,是那種典型的美國商業精英形象,這位之前在寶潔公司做品牌管理。
“科爾先生,歡迎加入我們公司。”徐檸跟他握了握手。
“徐!感謝你的聘請。”科爾保持微笑,點頭道。
他之所以來應聘,純粹是因為Lemon公司如今發展勢頭正盛,潛力不用多說。但說實在的,他對徐檸的來歷跟年紀都相當意外。
當然,這個不重要。他需要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如今的Lemon公司正好可以提供這樣一個機會。
除了科爾,其他高管職位也在幾天之內找齊了。
然后就是管理制度的建立。因為是小公司,沒那么多利益糾纏,這項工作很順利,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
就在Lemon公司忙著梳理管理制度時,穿越南北美洲的活動還在繼續,一個多月下來,幾個運動員接力跑了三千多公里,已經到了城市。熱度不僅沒降,反倒抬升了。
不管到哪,沿途都有大量民眾圍觀,當地媒體爭相報道。
活動的熱度持續,鞋子當然也保持了熱度。價格已經從二十五美元一雙,漲到了三十六美元,但訂單依然不停。
加上代工廠的產量,一個月頂多生產二十萬雙,但訂單已經超過了五十萬雙,只能往后順延。
科爾接手公司管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幅增加營銷力度,趁著熱度還在,重點樹立品牌形象跟定位。
品牌形象這東西,重要性不用多說,沒樹立起來的時候,砸再多錢都不一定好使。但一旦豎起來,想甩掉都難,開始就必須拿出十分的認真去對待。
這是科爾的老本行,做起來也是得心應手,大目標還是往高端靠攏。前衛、硬朗、高品質,這是定位方向。
對徐檸來說,最在意的當然還是利潤。月底賬目結算,當月的毛利潤超過了一百萬美元,但因為營銷支出劇增,真正的純利潤只有五十萬美元。
對這個成績,徐檸是很滿意的,還有些超乎意料。在這邊待了倆月,總算是把這邊的一攤子事理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