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軍那事還沒消停,陸明突然又找了過來。
“小徐,你過來,我跟你說個事。”
兩人來到路邊,陸明抽出一根煙,點著了。他的狀態看起來不大好,有明顯的眼圈,整個人看起來很疲倦。
“我打算停薪留職,以后仰望雜志跟我們所的科普版塊,得別人接手了。”陸明說道。
“停薪留職?為什么,您不會要創業開公司吧?”徐檸驚訝道。
“對。”陸明點點頭。
好吧,徐檸表示一點也不奇怪。計算機所停薪留職創業的,可不止一個聯相。
中關村這會最有名的科技人員停職創業的榜樣是陳淳先,最知名的公司則是“兩通兩海”,全部是今年才從科研單位走出來的科研人員。
不過,讓一群年紀平均三四十歲,幾乎沒接觸過市場的科研人員去創業,不用想都知道多不靠譜。大部分人并沒有什么商業天賦,開拓市場什么的更不擅長。
到了后來,基本都沒什么大作為,只有一個聯相成了。
“您開公司,打算做什么?”徐檸問道。
陸明有些為難,半晌才說道:“我看有賣電子表的,我也打算賣這個。”
“……”
徐檸真的很想問一句,真不是開玩笑?您一個搞科研的,開公司,就為了擺攤賣電子表?
“說實話,我其實還沒想好做什么。但現在也顧不得了,別管做什么,只要能賺著錢都成。”陸明有些無奈道。
實在沒辦法,單位的情況現在很困難,經費少,要養的人卻太多。只一個計算機所,你猜有多少人?一千多人。
人那么多,是因為之前需要那么多人,但現在很多項目已經撤了,經費自然跟著減少。單位只能鼓勵大家自己創業,不然實在發不出工資了。
這些出來創業的,單位都會撥一份啟動資金。但問題是,跟陸明一塊出來的還有十幾個同事要養,壓力巨大。
“陸老師,我有個提議,您最好還是別離了本行。現在國外有的計算機公司不是在國內有分公司嗎?比如IBM,您可以去接觸一下,沒準能談成一些合作呢?”徐檸說道。
“哎?”陸明眼前一亮。對啊,他以前在國外待過,這也是優勢啊。
他心情有些激動,匆匆說了幾句,就趕忙離開了。
看著他的背影,徐檸站在那,卻是心緒難平。
一個不得不認清的現實是,國內的半導體產業技術水平正在止步不前,甚至是倒退。像陸明這樣的科技人員,大多正在拿著極微薄的收入做著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試著經商創業的畢竟是極少數,更多的人只能忍受。
不管是光刻機,還是別的芯片生產設備,以及其他的很多技術研發,都已經是過去式了,沒人再顧得上追趕世界先進水平,更顧不上幾十年后會不會在技術上被卡脖子。
可僅僅兩三年前,徐檸在聽陸明的講座時,大家的驕傲還歷歷在目啊。
徐檸確信,自己是應該做點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