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來,兩人似乎越走越遠,徐檸旁邊還多了別的女孩,真是煩惱又無奈。
她正在那回憶,沙發上的徐檸突然翻了個身,轉向一邊。
姜曉雅嘟囔了一句,又站起來給他塞好被子角。
吱呀。
這時,父母臥室的門突然開了,劉秀英站在門口,一臉的愕然。
姜曉雅抬頭看向母親,茫然的眨了眨眼睛,然后臉色立刻漲得通紅。
想解釋兩句,但看著老娘好奇的目光,尷尬的簡直想找個地縫。
低著頭,她連忙跑回了自己房間,砰的一聲關上門。
劉秀英哪能不知道怎么回事,笑了一聲,趕忙回屋,推了推丈夫,道:“哎,你猜我剛才看到什么了?”
姜瑞嗯了幾聲,沒說話。
“咱家閨女,八成對小檸有意思呢。”
看丈夫還是不說話,她有些無奈的拍了他一巴掌,道:“真是的,喝這么多酒干嘛啊。”
……
徐檸在姜家過了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初三,徐直遠兩口子才回來了。
徐檸在家沒幾天,又匆匆跟姜曉雅一塊回了京城。
這學期已經徹底沒課了,大家都在準備論文,時間自由的很。
沒別的計劃的話,那這學期過的就舒服極了,可以到處跑,不去學校都沒人管。當然,這情況僅限那些沒有什么計劃的學生。
如果有考研或者出國計劃,那情況正相反,過的比大一都忙。
像林蔓,她準備考研,今年寒假都沒回家,幾乎都在圖書館。順便說一句,這會的研究生統考在四月,時間很緊了。
完全沒了課業的限制,徐檸算是徹底放飛自我了,基本不怎么在學校,沒事就出門溜達。至于論文,他早就準備的差不多了,內容新穎,字數夠,格式標準,指導老師看了都說好。
他最常去的,還是中關村。
這地方,位置是真好。
北邊是京大,南邊是人大,離五道口大學也就一公里,更別說附近還有這理工,那科技的大學了。
八四年的中關村,已經初步有了繁榮的景象。汽車都有不少,街道兩邊是二三四五六層的大樓,樓頂立著巨大的招牌:**公司,刻字印刷。
陸明他們的公司就在這條街上占據了一個五十多平的鋪面。
徐檸進門的時候,陸明正招呼同事往店里搬電腦,IBM的。
“哎,小徐來了啊,你先等會,我把這電腦安置好。”陸明說道。
“您忙您的,我就在這歇會。”徐檸擺擺手。
等把電腦安置入庫,陸明端著杯茶回來了。
“您這生意還好吧?”徐檸問道。
“還成,反正養活我們這些人是沒問題了。”陸明在沙發坐下,道:“我們現在賣電腦,還提供維修跟培訓業務,挺忙的。哎,我正想跟你說個事呢,能不能在仰望雜志幫我們打個廣告?”
“那沒問題,廣告費一定便宜算。”
“謝謝你了啊。”陸明喝了口茶,又扭臉吐了吐茶葉末。
“我看怎么就你們搬東西,沒雇幾個年輕人?”徐檸問道。
陸明他們都三四十歲了,雖說年紀不算大,可都是做腦力工作的,看著就有點吃不消。
“雇什么人啊,我們這些人還發愁怎么養活呢。”陸明拍了拍胳膊,笑道:“瞧瞧,我這肱二頭肌都快練出來了。”
徐檸跟著笑了笑,只是多少帶了幾份苦澀。
面前這位,是設計集成電路的專家,那邊掃地那個,是研究計算機軟件的,門口柜臺算賬的那個,是研究芯片生產設備的。這幾人,可是國內計算機領域最優秀的一批研究員啊!而像他們這樣的,這條街上還有很多。
這條不長的街道,埋葬的是他們的理想跟意氣。
“陸老師,我有個事跟你說說。”徐檸坐直了些,看起來格外的嚴肅認真。
“我打算成立個公司,想請你們加入。”
“啊?公司,你成立公司?”陸明懵了一下。
“對,計算機公司,不是賣電腦的,是造電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