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電腦行業,AIM公司是絕對的新人,大部分人根本就沒聽說過,好像突然就冒出來了,然后驚呆所有人。
AIM公司的一切都是新的,就連高管都是剛招的,名叫大衛.希爾。其他人員也一樣,都是新人。
因為研發部門在國內,所以他們那邊更像是個大號經銷商,工作內容不外乎收貨出貨,然后開拓新的市場。
京城,徐檸已經回來好幾天了,工作積累了一堆。大部分是生產方面的,現在的產量太低了。
“我們已經在大量招人了,但工人還是不夠。我們跟津市無線電廠跟滬市那邊的廠子聯系了,向他們借調一批工人,雙倍工資。”辦公室,陸明又是無奈又是欣喜的匯報著工作。
兩千多臺電腦,還沒怎么著呢就賣光了。這可是電腦,不是鞋!
一臺三百到五百美元的利潤,這就八九十萬美元到賬了。
果然,高科技才是暴利!
徐檸擺弄著手里的鼠標,說道:“那也好,但有一點,質檢這一關一定要把好,寧愿控制產量少賺一點也要保證質量。”
“明白。”
“還有別的事嗎?”
“還有一個。”陸明猶豫了一下,道:“徐總,現在產品也做出來了,之前說研發處理器的事?你看是不是可以開始了?”
之前說好的,先把產品做出來,然后就要攻克核心零件,重中之重當然是處理器。
徐檸點點頭,“可以。這是個系統性的工作,得仔細計劃。先招人吧,看能招到多少人,再做別的打算。”
“招人是沒問題的。”陸明說道:“這兩年國內不少研發項目因為缺經費都下馬了,很多人沒地方去。我們很快就能搭起一個研發班底。”
“哦。”徐檸點點頭,“那好吧,你盡量招人,只要確實有本事就要,就算現在沒有崗位也沒事。”
“好。”陸明有些振奮。
“還有個事。”徐檸摩挲著手里的鋼筆,道:“我計劃成立一批公司,專門瞄準半導體加工制造上用到的基礎技術。沒想著能立刻用,也不圖有什么成果,就只盯著一個方向鉆研,十年二十年都可以。你覺得怎么樣?”
半導體制造技術,到最后是整體技術水平的競爭,這不是招幾個研發人員就夠了的。徐檸看重的不是現階段,而是幾十年后的競爭力。
后來熟知的光刻機,三大核心技術是光源、鏡頭、精密制造,隨便提出來一個都夠一堆公司忙活很多年了。
換個角度來說,后來國內光刻機產業的落后,是整體技術水平的落后。這不是重視不重視的問題,再重視也沒用,國內根本沒有那么多資源支持整體技術進步。
光源、鏡頭加工、精密制造,這是什么?這是高科技塔尖上的尖尖。就是說大多數高端技術發展到頂,都聚焦到了這幾個方面。
到后來,頂級光刻機根本就是全球化技術合作的結果,最發達的幾個國家拿出最好的技術湊成了一臺機器。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趨勢,光刻機技術發展是一個不斷向上的越來越陡峭的曲線。
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第一代接觸/接近式光刻機,七十年代第二代光學投影光刻機,八十年代第三代步進重復光刻機。
這就是目前為止光刻機的發展路徑,基本十年一代。第一代光刻機就是個大號的單反相機,能造相機的就能造光刻機,所以早期很多光刻機巨頭都是造相機起家的。
到現在第三代,制造工藝踏入亞微米級,制造的精細度飆升了幾個數量級。國內在七十年代末就造出了接近式光刻機,跟國外差距只有五六年,但現在國外發展到了第三代,國內的基礎技術就有些跟不上了。
所以嘛,現在的重點不是把設備造出來,而是打基礎,把最基礎的幾個技術提上來,那設備就是水到渠成。
“要成立一批公司?”陸明卻有些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