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別人不一樣,他其實是最了解內情的人之一了,原因很簡單,徐檸的起步階段是他看在眼里的,當然,是聽劉長山說的。
包括那個Lemon公司,成立的時候劉長山可是知道的,還去公司親眼看過,然后公司突然就火了,短短幾年內就成了世界有名的大企業。
所以在劉長山眼中,徐檸的成長道路是很清晰的,從那個鼠標專利拿到了第一桶金,然后是Lemon公司賺了大錢,再然后就是現在的AIM公司。
劉長山既然知道,那就意味著很多人都知道。
不過,所有人都難以置信的是,怎么就能發展的這么快呢?
這事不能說前無古人,畢竟國外年紀輕輕就身價億萬的富豪不少,但人家是本地人啊,徐檸一個之前從沒出國的學生,怎么做到的?
唯一的解釋,也只能認為這小子是個天生做生意的料了。
幾人聊了沒一會,會議很快開始了。
大家各自就坐。
主持會議的是工業科技司的一個副司長。今天第一天,座談會內容不對媒體開放,所以大家的狀態倒挺放松。
開場白之后,然后就開始介紹座談會要談的內容。
徐檸聽了一陣,大概搞清楚了,今天的重點還是那些企業,議題的核心是怎么讓他們跟上外國工業企業發展的步伐?
如果說國內的科技還只是落后世界先進水平兩步的話,那工業企業就是落后二十步。因為國內的企業面對的不是技術水平落后的問題,而是怎么活下來的問題。
徐檸立刻就意識到為什么喊自己來了,也意識到,自己今天恐怕還得發言。
果然,過了沒多久就點了徐檸的名字。
“小徐同志,談談你的看法吧?”話聲一落,不少人的目光都看了過來。
徐檸站起來,清了清嗓子,把準備好的發言稿放在了一邊。之前就讓準備發言稿了,但他沒當回事,就讓秘書寫了些很官方化的內容。但現在一看,這么說指定不成啊。
“對企業改革上的經驗,說實話,我是沒多少的。有說的不對的地方,大家多提醒,多理解。不過,我可以聊聊我理解的企業跟市場的關系。”
說了幾句場面話,徐檸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首先是企業管理,一家面向市場的企業,必須要對市場的變化以及需求有及時的了解,比如說,就拿鞋子來說吧,生產之前要先做的是市場調研,先看看大家都需要什么樣的鞋子,這些人有多少,還有他們能接受多高的價格。更重要的是,競爭對手都有誰,還有沒有市場空間?
總而言之,面向市場的企業需要的是一個現代的企業管理制度,各個部門分工合作,把了解到的各種信息匯聚到一塊,再由企業管理者決策。
但我了解到的,很多企業都是拍腦袋決策,看到什么火就一窩蜂的跟著去做,市場一下子就滿了,東西賣不出去……”
徐檸的發言持續了近半個小時,沒拿稿子,但條理還是很清楚的。
大家都聽的挺認真,有的還拿筆記著,至少面子上過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