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了眼眾人,他開口道:“現在我們的問題已經很明確了,反正就那幾條,都在紙上寫著。”“下面,我先說一下我擬定的改革方案,等會大家繼續討論。”
他站起來走到會議室前的黑板上,提筆寫道:一、公司發展目標。
“各位。我想問一個問題,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發展目標?”徐檸看向眾人。“都隨便說說。”
唐作欣抬手示意,道:“做出好產品?”
“還有呢?”
“推動國內相關產業的科技進步。”陸明也說了一句。
“好。這些都是目標,但我想說的卻不同。”徐檸吸了口氣,提著粉筆繼續寫:1、掌握上下游全產業鏈。2、獨創且不可替代的技術創新。3、質量一流的產品。
“這幾項,重要性依次排列。”徐檸手指點了點,道:“你們可能會有些意外,但這些內容是不需要討論的,以后公司的所有工作都要圍繞這三項進展。首先是第一點,我的要求是,在十年之內,我們必須掌握整個半導體產業從設備到材料到設計到生產的所有環節。當然,有些次要部分不需要我們自己掌握,有國內合作伙伴也可以,但必須全部國產化。”
“第二點,是不可替代的技術,這個目標則要在十五年之內,我們要有一批業內繞不開的專利,構建自己的技術壁壘。”
“第三點就不用我多說了。產品質量排第三,但依然極其重要。”
徐檸重新坐下,說道:“大家可能有些奇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目標。我如果說一下目標的假設背景大家就明白了:在所有外國技術、設備都被禁止的情況下,我們依然能夠生存。注意,我說的是所有,我們是要以這個準備來規劃公司未來發展的。”
臺下眾人連連點頭,絲毫沒有覺得哪里不對。畢竟,這是八十年代啊。
“下面來說具體問題。首先一個就是崗位,我們接下來要實行競爭上崗。公司以后會成立一個人員不固定的考核團,所有人的工作成績都要列入考核,合格的升職,不合格的降職。如果有異議,可以提起申述……誰有疑問嗎?”徐檸看向眾人。
“我有。”陸明眉頭微皺。道:“有考核機制是好的,可問題是,很多技術研發工作是沒辦法通過考核衡量的。為了合格,大家就會去做那些容易出成果的內容,真正難啃的技術是存在很大的失敗幾率的,自然也不存在成果,難道就要因此降職嗎?”
考核跟創新的矛盾,這幾乎是自科學產生以來就存在的問題了。嚴格的考核會抑制創新,但不考核又難免有摸魚偷懶的。
“我明白這個問題。”徐檸點點頭,道:“我要重點說的就是這部分。考核應該是靈活的,比如研發工作就可以分類,一個是路線方向、流程、跟預期都明確的工作,也就是已經有現成的東西,需要的只是按部就班的工作,這個考核嚴格些沒問題。還有則是創新性工作,這個需要具體評估,如果工作確實是有價值的,能帶來技術進步的,可以在時間跟錢上給一定的寬容度。但必須要考核員工到底做了什么,可以是想到的思路,可以是做的試錯,但必須要說明是真正做事了的。”
“這樣一來工作量會很大。”陸明提醒道。
“我明白。所以需要靈活實施,比如考核頻率,又比如具體的標準。”
會議只在下午進行,就這么斷斷續續討論了一周,又聯系幾所大學的管理專業老師參與其中,才總算把細節填充完成了。但這才剛開始,剩下的實施跟調整,依然要花很大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