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孫玉厚一家人住的地方,旁邊那個土窯洞是孫少安的住處,一家老小全部都擠在里面。
“媽,爸,我回來了。”蘭花高興大喊道,這次回家與之前可不一樣,那種感覺只有新婚的女子才能體會到。
隨著咯吱一聲,土窯洞的木門被打開,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婦女急匆匆走了出來,身后還跟著一個高大青年。
這中年婦女就是蘭香的母親,叫許慧,原著里面并沒有什么戲份,但對于孫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至于那個高大青年,則是主角之一的孫少安,目測身高絕對不下一米八,也就比他矮一點兒罷了。
高大的身軀里還隱藏著一股悍性,挺拔的鼻梁給人一種精明的感覺,雖然穿著打扮上是個莊稼漢的模樣,但不自覺就不敢讓人小覷。
“蘭花,滿銀,你們來了啊,進來坐。”許慧招呼道。
“姐,姐夫。”少安也開口招呼道。
王滿銀一一回應,蘭花則將兩個布袋放在少安的手里,親熱說道:“少安,這是你姐夫拿的五斤白面和十斤小米,是孝敬給奶奶的。”
孫少安一愣,還沒反應過來,手上立馬就多了兩個布袋,他看著高大的王滿銀,突然灰心一笑。
看來這個姐夫并不是想象中的不靠譜嘛。
“行,既然是孝敬奶奶的,那我們就收下了,只不過姐夫,東西有點兒多了吧,這可都是細糧,可都不便宜。”少安說道。
確實,五斤白面和十斤小米,在這個時代可不是個小數字。
“沒事,我家里還有,等奶奶吃完了我再送一些過來。”王滿銀呵呵笑道。
這時,一個頭戴臟兮兮羊毛肚頭巾的老漢從窯洞里出來,掃了一眼少安手里的東西,不咸不淡的說道:“都在外面干甚,還不進來。”
“爸。”王滿銀和蘭花趕忙招呼道,但孫玉厚的態度卻不是怎么好,嘴里抽著旱煙自顧自走進去。
許慧白了一眼自家男人,轉頭熱情招呼道:“來,滿銀快進來,你爸他就這脾氣,你別在意。”
王滿銀當然不會在意,換位思考一下,要是以后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二溜子,他能有好臉色才怪。
也就是他拿了一些禮物上門,不然孫玉厚都不會來門口招呼一聲。
當然,并不是說孫玉厚看重這點兒糧食,他是看到了王滿銀的態度,僅此而已。
隨后一行人自然就進了窯洞,不大的窯洞里面已經擠滿了雜物,炕上半躺著一個銀發老人,這就是快八十歲的奶奶。
炕的另一邊,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和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乖乖的坐在炕上,盯著大門口。
王滿銀自然還是一陣招呼,還拿出大白兔奶糖給只有十二歲的孫少平和七歲的孫蘭香。
兩個小家伙雖然年級還小,但在這樣的家庭里卻是早早懂事,小的不吵不鬧,大的在認真照看著妹妹。
其中孫少平雖然年紀很小,但已經有了幾分以后的派頭,眉頭緊鎖似乎隨時隨地都在思考一樣,身上還有一種憂郁的文人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