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沒人做出頭鳥第一個站出來應答,劉徹直接點名道:“李廣,你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你怎么看?”
對于皇帝劉徹的詢問,李廣自是不能再次推脫,當即開口回稟道:“依臣和匈奴作戰的經驗,任何預先策劃的,都不可能盡善盡美,關鍵在于臨敵應變!”
“公孫敖!”劉徹再次開口詢問道。
“此番戰爭,與歷次和匈奴作戰都有不同,一是正面作戰,二是全都使用騎兵,三是要越過長城遠離后方,我軍對這場新的作戰方式尚無經驗借鑒,對我軍是新,但匈奴自然也是新的,匈奴猝不及防,而我軍又在奔馳運動之中,臣以為,他們沒有力量迅速的集中兵力伏擊我軍!”
“衛青!”劉徹在聽完了這位將軍的說詞后再次點名道,“你也說說你的看法!”
“臣在諸將面前尚是未經戰陣的晚輩,因此,我在此只表一個態度,陛下指向哪里,臣就打向哪里!”衛青如是言道。
“你好滑頭啊!”對于衛青的說詞,劉徹有些不滿意,不過,稍一沉吟后,劉徹還是淡然的開口回應道,“也罷,朕念你是初次領兵打仗,謹慎持重倒也是應該的,但朕要警告你們,此次朕之所以全線出擊,打得就是聲勢之仗,朕不在乎一軍一卒的得失,我漢室七十年來,對匈奴屢戰屢敗,以至士氣蹉跎,國威淪喪,這種局面,從今以后必須徹底扭轉,朕此戰,就是要明明白白地告訴世人跟匈奴人從,從此以后,攻守易形了!”
隨后,劉徹霸氣無比的說著道:“寇可往,我亦可往!”
…………
另一邊,屏幕之前,伴隨著劉徹的這句話出口,屏幕之前的觀眾們都被劉徹之言給鼓舞的熱血沸騰了起來。
“寇可往,我亦可往——666啊!這句話一聽就不由得讓我熱血沸騰了起來!”
“劉徹霸氣!不愧是后兩世是李世民和朱元璋的存在!”
“我現在是越來越期待東方無窮這家伙的其他世了,真不知道,像他這樣的人,其他世又會是怎樣的存在!”
…………
劉徹意氣風發下發動的這場反攻大戰,很快便迎來了極度不好的消息。
“報——公孫敖部已被代郡方向匈奴人的左賢王部擊潰,我軍死傷七千余人,公孫敖部逃回邊境!”
“報——漢中云中方向公孫賀一部,越過長城后未敢深入敵境,未曾遇到匈奴主力,現已原路退回!”
…………
“行了!”劉徹很是不滿的說著道,“朕現在只關心李廣和衛青那邊的戰況!”
“報——”又有消息及時被傳回漢廷道,“李廣所部被匈奴兵馬合圍,經惡戰,李廣本人已被活捉!”
“什么?”聞聽此言,劉徹頓時怔忪不言。
…………
很快,有關于李廣的消息再一次的傳回到了漢廷。
“報——李廣將軍被捉后,趁守備疏忽,強奪弓箭,并單槍匹馬的殺了回來!”
聽得這一消息后,劉徹原本憤怒、不安的心緒才得到了緩解。
無論是對于大漢朝而言而匈奴人而言,李廣……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甚至于比之李廣所部一萬騎兵的損失還要重要!
只因為,“飛將軍”之名,于匈奴人而言,本身就是一個無言的震懾,俘獲其人,無疑使得匈奴那邊聲勢大漲,反過來,對于漢朝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此消彼長下,很難想象,之后的漢朝該如何再對匈奴人反攻!
所幸……李廣逃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