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魏軍突襲我南部軍團!孟琥將軍變攻為守,然魏軍兇悍,我軍久戰之師,恐有不敵,孟將軍請上將軍速定行止。”
“報:魏軍突襲我丹水西岸壁壘,我軍猝不及防,壁壘已被攻陷,現魏軍正沿丹水北上,意圖襲擊我北路大軍側背,北路統帥蒙武分兵抗擊,請上將軍速定行止。”
……
一條條戰報,如同泰山壓頂般朝著白起襲來,壓得他一時半會喘不過氣來。
強自壓下心神,白起知道他不能慌,麾下幾十萬大軍正等著他的將令,甚至秦國的國運也在等著他的救贖!
“自己是中計了還是只是魏國派出了援軍?”這是白起必須先確定的。
“應該只是魏國不愿趙國幾十萬大軍就此被殲滅,所以出兵援助的。若是計策,不應該在趙軍幾乎被消滅的時候出來,而會在更早些時候出兵,那是趙軍尚有戰力,腹背受敵,更容易讓秦軍奔潰!”白起心中分析道。
“既然不是合謀,那必然有空隙。如今趙軍雖然沒有被完全地殲滅,但也差不多了,南部只剩下兩萬多殘兵,北部稍好也只剩下三萬敗軍,且個個帶傷,兩部加起來,能傷愈歸隊的不會超過三萬人,短期內幾乎沒有戰力,雖然沒有能夠將三十余萬趙軍全數殲滅,也基本上達到了戰略目標。”白起心中稍稍寬慰。
“那么現在的問題就只剩下了魏軍!情報不夠啊!”白起一陣難過。
“傳令,速速探明魏軍來將及其兵力情況!”白起下令道。
“諾!”
“雖然不知道魏軍的具體情況,但伊闕之戰后,魏軍兵力已被消減一空,而且不可能出傾國之兵遠赴他域進行作戰,陳兵邊境的十萬大軍應該就是魏國的極限了。”想道這兒,白起迅速起身走到地圖前。
“十萬!我軍南路損兵十萬,北路損兵六萬,共計一十六萬,手里還有一十四萬大軍。按理說,就地跟魏軍杠起來也不是完全沒有勝算。”白起在心中默默計算著兵力。
“但我軍已經與趙軍苦戰了三日,戰力危殆,而趙軍極有可能在后方騷擾,造成我軍腹背受敵,就地硬杠,恐怕勝率不大。”白起搖了搖頭。
“拖!只要能以小部分兵力拖住魏軍,給大軍爭取到一天乃至半天的修整時間,待我軍重整陣線,便是魏軍的死期。看來伊闕之戰還是沒把他們打怕!”
不錯,白起想的不是逃命,而是要反敗為勝,或者說他壓根就沒有覺得自己輸了!只是覺得自己目前略處于下風而已,而魏軍居然敢捋我秦軍的虎須,那就必須讓他付出代價。這或許就叫做人屠的風采吧!
“報:經探查,南部魏軍約八萬人,其主將為趙國廉頗,西岸壁壘魏軍約兩萬人,其主將為魏國信陵君。”一員斥候飛奔前來匯報。
“果然只有十萬人,就他娘的十萬人,敢跟我大秦叫板,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寫。”白起心里想道:“倒是廉頗為帥,有點意外,咋跑魏國去了?用廉頗換救兵?哎,不管他了,最多后面把他擒下來問問吧。”
“傳令:界牌領守軍兩萬人,光狼城并光狼城壁壘及空倉領一線守軍三萬人,向我中軍靠攏,對魏軍實施反包圍!”
“諾!”一員傳令兵接過將令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