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軍力,軍力不是一場戰爭的全部,否則六國聯軍不當屢屢受挫于函谷之前,遠的暫且不說,伊闕之戰,韓魏聯軍二十四萬大軍還不是敗給了白起的十數萬大軍?”
“而且伊闕之戰后,魏軍的實力恢復了多少也很難講的,魏軍的戰力究竟能有多少,還得戰場上見!”趙括繼續說道。
“上將軍認為魏國不一定能贏?”王檣問道。
“如果我軍不出兵的話,魏軍能夠跟秦軍拼個你死我活就算不錯了!”趙括回應道。
“那我軍更應該出兵啊,不然秦軍可就翻盤了啊!”王檣又在作死地說道。
趙括有點無奈的說道:“是,我軍現在出兵,兵力倍于秦軍,且以逸待勞,等等優勢,無非就是說能打敗秦軍吧!”
“然也!”三人點頭道。
“打敗秦軍之后呢?如果順利的話,可盡取河內郡、河東郡、上黨郡三郡。屆時魏國以援手之義索要河內、河東兩郡故土不過分吧!”趙括問道。
“那是自然,兩郡原本就是魏國故土!其援手之功,要兩郡并不過分。”王檣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那么長平之戰將以怎樣的結果結束呢?我們來看看:秦、損兵三十萬,失河東、河內、上黨三郡,無疑是最大的輸家;趙、同樣損兵三十萬,僅得對峙三年民不聊生之上黨一郡,同樣是輸家;而魏國呢?損兵不過數萬,而得河東、河內兩郡,成為最大也是唯一的贏家!”趙括掰著手指頭跟三人組說道。
“我們是趙國人啊,我們是瘋了還是怎的?為何要為魏國取利?”趙括反問道。
“確如上將軍所言,現在出兵雖能重創秦軍,卻于趙國無大益處!若是等秦魏交戰正酣,甚至是兩軍兩敗俱傷之時!我軍再行進兵,如鷸蚌相爭,吾可收漁翁之利也!”任武興奮地說道。
“這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成語都不會用!”趙括吐槽道。
“什么?”顯然幾人沒有聽懂趙括的吐槽。
“無甚!雖然大糧山主力不動,但你任武將軍卻需要去戰場上走一遭了!”趙括說道。
“你率本部之兵,重新占領東岸壁壘和韓王山大營,而后西渡丹水,接管西岸壁壘。掩護我大軍進駐東岸壁壘,以便于我軍隨時西渡。”趙括說道
“諾!”任武答應道。
“別急,你的任務可不僅僅這些!西渡后,聯絡我長平守軍,整合我軍,告知魏軍我趙軍已無戰力,需要東渡修整,而后接應我長平之軍東渡。待我長平之軍東渡時,由于船只不濟,任武需提前截斷丹水。”
“諾!”任武再次應諾道。
“注意,關鍵的來了,長平軍東渡之時,便是我軍西渡之時,趙啟與王檣分別率軍一萬,西渡丹水,按吾估計,白起必會調光狼城和界牌領之軍前來反包圍魏軍,渡過丹水后,王檣率騎軍破光狼城,趙啟率步卒破界牌領,然后守住它們!”
“同時,給故關的鄭新傳令,讓他別在故關裝孫子了,率精兵五千前往長平關,會同長平關守軍及長平北路突圍而出的我軍封鎖秦軍北路出口,徹底把秦軍困死!”
“諾!”三人中轟然應諾。
“哦,對了!彼其娘之的,故關鄭新的將令得吾親自寫,當時以為要死守故關來著,讓他非我親令不得調動故關一兵一卒,哎,作繭自縛啊!”趙括吐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