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在的電池技術日新月異,是有能量密度提升很多的電池出現的,但目前還無法兼顧到安全性,并且成本也居高不下,所以還是停留在實驗室。
所以這項技術能夠兼顧到兩點,就已經是很大的提升了。
在兌換這項技術后,程旭也擁有兩條路可以走,要么找到國內的電池龍頭企業,以技術入股,合作致富。
要么自己先積攢資本,再自立門戶,以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打開市場。
他現在還沒想好具體要怎么做,畢竟他現在連兌換這項技術的資格都沒有。
25000g黃金,換算過來得千萬資金了,他現在還無法拿出這么多的現金。
上次出售技術專利換來的錢,大部分都用在了公司的創立和運營上,現在雖然還剩下了幾百萬,但也不可能現在都動用了。
他估算了一下,目前公司的盈利能力肯定能達到月入百萬以上,但他估計到不了兩百萬,具體的金額還是得問了下施曉雅。
不過這只是暫時的,這段時間如果能努力促成和宜峽市之間的合作的話,規模恐怕還要擴大好幾倍。
眼看著時間也不早了,他這才想起來今天自己的鍛煉還沒開始呢。
說起來,利用系統能力幫助自己鍛煉,也是他前段時間才偶然發現的。
那天他晨跑結束后,拉伸腿部肌肉的時候,突發奇想打算看看自己內部的結構。
在微觀狀態下,他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肌肉和韌帶每次拉伸都有極其細微的損傷。
出于好奇,他也是專門學習了解過一些運動健康方面的知識的,也知道很多鍛煉都是在一個不斷的損傷和修復過程中更為強大,也叫“超量恢復”。
了解到這些之后,他也用院子里面收來的廢鐵給自己造了一套健身器材,通過幾天的鍛煉和研究,程旭也差不多掌握了整個身體產生損傷和修復的過程。
了解到了自己什么“超量恢復”的周期后,程旭就開始著手于利用這個周期,通過系統在微觀層面上控制自己的肌肉撕裂和輔助恢復,進而使自己的鍛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得不說,在能夠從微觀角度掌控自己的鍛煉效果之后,程旭現在健身都格外有動力。
一般人鍛煉動作不標準、訓練部位有偏差的事情,在他這里統統不可能發生,他不僅能夠保證增肌,還可以兼顧塑形。
就這短短一個多星期以來,他已經能夠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肌肉產生了變化,身材也勻稱了一些。
這要是一般人鍛煉,不堅持個一兩個月,根本看不出來啥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初步摸清楚自己身體在鍛煉時產生的變化后,他還考慮過能夠不用鍛煉,直接靠系統能力控制肌肉,模擬鍛煉的情形。
不過他還是低估了人體的復雜程度,其實鍛煉的同時也影響到了很多激素的分泌,這種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
不過在這些天對自身內部構造的探查中,他也越發了解人體的構造,連自己的體檢都可以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