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微臣有一事啟奏!”
就在眾人松了口氣之時。
一聲蒼老的聲音顫顫巍巍地響起。
眾目睽睽之下,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在一位同鄉大臣的攙扶之下。
從人群中慢慢悠悠地走了出來。
一路走來皆是踉蹌,整個人好似全然沒了精氣一般。
“陛...陛下...微臣有事啟奏!”
這位須發皆白的朝中重臣在地方為官多年,只不過因為其不知官僚之道,故此一直不受重用。
事實上就連始皇帝在位時期,也是未曾注意到這位兢兢業業的臣子。
“何事?”
原本已經準備起身離去的趙祁看到此人。
皺起了眉頭。
即便是他,對此人也是毫無印象。
只見這位朝中之臣在同鄉的攙扶之下緩緩跪在了地上。
從始至終皆是不敢抬起頭看向那位年輕天子。
“還請陛下......救救大秦!”
這位自大秦開國之始便從未上書過一封的文臣此時說出了讓所有人都意料不到的話語。
只是他接下來的話語,更讓在朝堂上為官的眾多文官武將身軀一顫。
“陛下,微臣乃是瑯琊人士,按照官職,本無法出現在此地。”
“只是拋開了多年的臉面,求了一位大人,方才能夠站在此地。”
“微臣...微臣想與陛下訴苦啊!”
訴苦?
趙祁皺了皺眉頭,并未說話。
而是示意這年邁官員繼續說下去。
“陛下...如今我大秦時局動蕩,我大秦百姓生活本就貧苦,只是天災人禍,此番我膠東、瑯琊、東海等地皆是鬧起了蝗災!”
“百姓耕種五谷更是顆粒無收。”
“此番微臣能夠進京,乃是靠著同鄉各官員湊出來的干糧啊!”
說到這里。
這位本就清貧,一心為民,從未搜刮過民脂民膏的年邁官員泣不成聲。
“這是怎么一回事?”
趙祁皺起的眉頭更是難以舒展開來。
蝗災?
要知道蝗災可是重大災情,但是在這段時間上書的奏折里面,可是絲毫沒有提到過所謂的蝗災啊。
倘若真是爆發了蝗災,那絕不會僅是膠東、瑯琊等地受到災害侵襲。
必然會接連往內地而來,蝗災過境,乃是民生大忌!
“陛下,微臣曾上書三十二封,皆是講述蝗災之情。”
“只不過三十二封災情奏折,卻是沒有絲毫回響,故此微臣不惜拖著已經垂垂老矣的身子來到咸陽。”
“只求陛下能夠還我大秦百姓一個安寧!”
這位年邁官員話音在不斷的顫抖。
整個人在說完這幾句話后,氣喘吁吁。
最后竟是只能以雙掌撐在地上,艱難地讓自己不在咸陽宮內倒下。
伴隨著這位年邁官員的話語出口。
膠東、瑯琊、東海等一眾郡縣大臣則是紛紛臉色大變。
幾位在地方之上執掌重權的文官,此時卻是屏氣凝神,大氣都不敢出。
而在他們的心中卻是在暗暗咒罵這位不知天高地厚出言的年邁官員。
要知道他們幾人可都是清楚這件事的利害關系,皆是害怕被追究起來丟了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