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將軍,話可不是這么說的。”
“你我之間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魏國使臣緩緩坐回到了椅子之上,目光落在已經身陷囹圄之地的袁姓武將身上。
他很清楚后者的脾性,若不是自己抓住了對方的把柄,對方斷然不可能與自己達成先前的那般交易。
不過交易畢竟只是交易而已。
對方只是暫時與自己上了同一條船。
若是想要讓其效力于魏國麾下,那么首當其沖要做的便是將其的后路全部封死。
為什么自己會找上袁姓武將,就是因為對方與黔中郡等地的諸多實權武將交好。
而這些手握重兵的實權武將也是楚魏齊三國盟軍伐秦的最主要的險阻。
倘若是能夠將他們化敵為友,自然是再好不過。
“各取所需?”
“老夫身為大秦武將,當初馬踏六國之時可是殺了你們魏國不少的文臣武將。”
“難道你們魏國當真愿意既往不咎不成?”
袁姓武將冷哼一聲,眼中滿是鄙夷之色。
身為大秦的武將,他可不會與這些個預謀復國的六國殘黨同流合污。
即便自己接下來極有可能面對的就是大秦新帝的滔天怒火,但是他卻也不愿意在此刻背棄大秦投身魏國。
因為自他出生起便知道,自己姓袁,大秦的袁氏!
聽到這話的魏國使臣淡然笑道:“袁將軍何必這般憤怒,我們魏國愿意與袁將軍化干戈為玉帛。”
“只要袁將軍愿意效力我魏國,待到魏國復國之后,樂將軍將會官拜一方諸侯!”
此話一出,袁姓武將頓時間冷哼一聲:“復國?”
“就你們這些殘黨也想要密謀復國!”
“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此刻的袁姓武將出奇的硬氣。
他先前之所以會選擇與眼前這些魏國之人為伍。
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身旁這位李姓文臣的鼓動。
畢竟他與那位李姓文臣本就是犯下了諸多過錯之人。
河東郡郡尉張不啟能夠身無長物而擔任一郡郡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便是出自他們二人的推波助瀾。
其中尤其是袁姓武將。
更是不惜動用自己在大秦軍伍之中的人脈,在張不啟的身上安上了諸多莫須有的軍功。
不然的話,區區一個三教九流出身的張不啟,哪怕有著一位官拜議郎的長輩,也斷然不可能如此順利地擔任一郡郡尉。
這一切都是因為袁姓武將與這位李姓文臣在其中推波助瀾。
方才促成了這件事。
本以為這件事也就過去了,畢竟一郡郡尉已然是一方郡縣當中極大的官職,只要不出差錯,也是能夠安穩過日。
但是誰能夠想到,這河東郡郡尉張不啟居然一時糊涂,跟著燕國殘黨起兵造反,預謀重建燕國!
此等行徑無異于叛國!
也正因如此,使得尚還在大秦廟堂之上的李姓文臣與袁姓武將心生惶恐。
故此才在那魏國使臣的讒言之下,選擇了與他們為伍。
袁姓武將此刻無比的后悔,后悔自己為什么已是腦袋發熱,居然在咸陽城內散布陛下是昏君的謠言!
此刻他很清楚,自己即便是主動投案自首,多半也是難以保住自身官職。
只是即便明知前路是一條必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