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不齊?”
“陛下為何會這般想?”
諸葛亮凝視著眼前這位年輕天子,出聲詢問道。
后者此時出言道:“臥龍先生,如今我大秦內憂外患之際,倘若此時貿然對朝中重臣下手,是否不妥?”
“如今天下百姓都在虎視眈眈地看著朕的一舉一動,若是此番大張旗鼓地將三郡郡守斬首示眾。”
“是否會讓百姓認為朕是個暴君?”
此話一出。
諸葛亮當即明白了趙祁的顧慮。
只見他搖了搖頭道:“陛下,此事屬實是您過于多慮了。”
“雖說如今的大秦正值風雨飄搖之時,卻也有著諸多文臣武將能夠穩住大秦的局勢。”
“現在既然發現了有人在危害大秦,依照老臣所言,就應當快刀斬亂麻,以此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
說到這里,諸葛亮微微停頓片刻。
旋即再度開口說道:“倘若陛下擔憂此事會造成大秦百姓的誤解,那么明日子午門前,將這三郡郡守的罪行公之于眾。”
“到時候倘若有百姓不相信,那么就讓他們前去瑯琊郡,膠東郡,東海郡三郡看看。”
“看看那三郡百姓生活是何其的貧苦!”
“在如此大是大非面前,相信但凡是個明事理之人,都不會追究陛下的過錯。”
“荼毒大秦者,自當除之而后快!”
聽到這些的趙祁好似如夢初醒般點了點頭。
他凝視著眼前這位手持白羽扇的年邁謀士,微微笑道:“先生的話語當真是讓朕受益匪淺。”
“現如今大秦風雨飄搖之際,朕又怎可躊躇不定。”
“倘若那些大秦百姓要罵朕殘暴,那么就讓他們盡管去罵便是。”
“功過自有后人去評說!”
趙祁的話語出口,諸葛亮頓時間滿臉笑意。
功過自有后人評說。
當真是不錯。
當趙祁說完這些話以后,目光再度落在了眼前的年邁謀士的身上。
后者微微皺起眉頭,詢問道:“陛下,怎么了?”
只聽見這位大秦的年輕天子恭聲詢問道:“明日子午門之事,先生覺得應該如何為好?”
雖說趙祁已經下定了決心,但是此事畢竟關系到三郡百姓甚至是大秦百姓對自己的看法。
自當是要謹小慎微為好。
聽到這話的諸葛亮手中白羽扇輕輕搖晃。
旋即口中說道:“陛下,依照臣的意思,這三郡郡守犯下之過錯已然是無法饒恕。”
“臣認為應當將他們押送到子午門后,向咸陽百姓宣讀他們的罪行,在此期間讓朝中的那些文武官員也在一旁觀禮。”
“到時候再拿出那些人證物證出來,讓這三郡郡守無法反駁。”
“最后將其三人繩之以法,當著眾人的面將其懸掛尸首于城頭,晾曬三天三夜。”
“這么做一來能夠寬慰那些因為他們三人而遭受到莫大苦難的百姓。”
“二來也是能夠讓那些因他們而殞命的百姓的亡魂能夠安息。”
“最重要的便是能夠以此舉來警醒那些有害于大秦的朝中重臣,讓他們知曉若是背叛了大秦將會面臨怎樣的后果。”
“如此一來,一舉三得!”
伴隨著諸葛亮的話語落下,趙祁微微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