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杯茶真苦啊。”
諸葛亮聞言微微一笑,默不作聲。
待送走這位年輕天子以后,諸葛亮再度倒出一碗茶水。
水至清,晶瑩剔透光澤溫潤如其玉。
這哪是茶水,分明就是一壺清水!
清水苦。
亦如這位有心于當那鄉野更夫的年邁謀士。
更如那看似高高在上,卻是早已經被肩上的擔子壓得直不起腰的年輕天子。
天下苦,君臣皆苦。
......
鬧市口。
一道出自御書房的告示此時掛在了鬧市口那滿是污穢的告示欄上。
只見告示兩側站立著不下十位鐵鷹衛的將士。
此時人人一只手握在腰間戰刀的刀柄之上。
凝視著眼前聚集起來的密密麻麻的咸陽城百姓,面無表情。
此刻的咸陽百姓看到那與此地顯得格格不入的告示。
當看清楚告示之上的內容過后。
在場的咸陽百姓無一不是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滿臉的不敢置信。
“瑯琊郡郡守、膠東郡郡守、河東郡郡守明日子時要在子午門問斬!”
“這怎么可能!”
“這大秦天子瘋了嗎,居然敢對三郡郡守下殺手!”
“這三郡郡守到底犯下了何等過錯,居然要淪落到子午門斬首這般嚴重的境地,這告示之上可有寫上緣由?”
咸陽城的百姓都很奇怪,為何平白無故三郡郡守就要被問斬于子午門。
要知道這可是一郡的郡守大人,在平民百姓眼中可是高高在上的一朝官員。
他們都想要知道這其中的緣由是什么。
只不過無論他們如何尋找,都無法從這張告示之上找到絲毫的緣由。
“看樣子若是想要弄清楚這件事的緣由,還是需要親自去一趟子午門方才能夠知曉此事的前因后果。”
“明日午時就要問斬,這未免也太快了吧。”
“你們說大秦新帝這么做到底是為了什么?”
“不清楚,多半是這三郡郡守犯下了什么過錯吧。”
“過錯?什么過錯能夠牽連到三個郡縣的郡守問斬?”
“聽說瑯琊郡、膠東郡、東海郡三郡前段時間傳出鬧了蝗災,會不會與這件事有關?”
聽到‘蝗災’二字的眾人面面相覷。
不過很快就有人開口說道:“蝗災一事傳出來才多久,如此短的時間內,蝗災也不會太過嚴重,這三郡郡守最多也就不過是監管防護不當罷了,何至于問斬。”
“我們在這里說這么多都沒有意義,就看明日子午門前,那大秦天子會怎么說了。”
“也是。”
伴隨著這張告示的貼出,沒過多久告示上的內容就已經傳遍了整個咸陽。
咸陽城內的百姓當得知要處死三位郡守大人之時,無一不是露出了驚駭無比的神色。
什么事情能夠同時牽連三郡郡守,誰也沒有辦法說出其中的原因。
而在咸陽城內的一處隱秘至極的角落之中。
一位身著麻布衣衫,頭戴斗笠的中年男子躡手躡腳地來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