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沐在這部戲里面,已經將一名“不怕干大事,也不拒絕雞毛蒜皮小事”的讀書人形象書里起來。
不論是觀眾、潛意識演員亦或是導演、制片組工作成員、貴賓席的某位十四皇子,都覺得這人無論后面怎么發展,都絕對不可能成為一名腐儒,與“食古不化”這個詞是絕緣體。
言歸正傳,在張光沐看來,《天下知》的主線劇情是一路單程推進,從流風縣到盛京城,本來這一趟出了門,張光沐就不可能再回來。
這些書丟在家里,那就只能吃灰,價值歸零。
可是,把它們送出去,換成大批護衛,就是純賺!
這樣的表現落在觀眾們眼里,就是純粹的賭狗行為。
只不過張光沐一直都是這副德行,從第一步潛意識電影開始,就喜歡當散財童子,讓大部分出現在自己身邊的人都獲得好處。
在這方面鉆牛角尖鉆了好幾個月的部分觀眾們,不得不承認,或許張光沐就是這樣一個自信的家伙,猶如李太白一般,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除此之外……
眼前這兩個人,張光沐只是簡簡單單地掃了兩眼,就看透了他們的成分。
湯華還好說,就是普通裝橫的【青皮無賴】,好對付。
苗志這個【游俠兒】,看向筆墨紙硯和桌旁的書籍時,提起“讀書人”這三個字的時候,那股發自內心的向往,是怎么遮掩都遮掩不住的。
張光沐把自家囤的書丟出去,當做誘餌,就不信他不上鉤!
況且……
這么做,其實還有第三重考量。
昨天夜里雖然苦讀了一整夜,但這些書里的信息量實在是有點大,張光沐才只看了不到百分之二十,感覺自己可能會遺漏掉一些關鍵性的“超凡”訊息。
所以……
這些書歸了苗志以后,張光沐還能以【教書先生】的身份,打著教學備案的幌子,繼續從這些書里翻找有價值的情報。
“好氣魄!好氣魄!不愧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塵!”
苗志不再猶豫,狂喜道:“凡人怎么可能有這樣的覺悟?我和湯華兄弟這身家性命,就交給您了!”
“護衛的事情,不勞您操心!”
“太陽落山之前,我能給您找來二十條刀劍嫻熟的好漢子!”
于是雙方達成了共識。
彼此都覺得自己在這場交易之中獲得了天大的好處。
當張光沐交出了地契房契田契之后,苗志就拉著湯華,滿心歡喜地離開了這間小屋。
苗志沒有互吹大氣。
他的確只花了一天時間,就給張光沐找來了二十個精氣神完足、裝配刀劍的青壯年男子。
在這場臨時護衛任務中,苗志、湯華等人沒有出現任何利益分配矛盾。
張光沐給出的任務報酬,金錢方面,苗志一分錢不要,只要那些書。
而湯華和另外二十名護衛,則瓜分了三契。
于是乎……
《天下知》的第一幕,趕考書生傾家蕩產換盤纏的戲碼,以一種導演徐淺秋完全不曾料到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就這樣,張光沐和他的二十二名護衛離開了流風縣。
浩浩蕩蕩一行人,朝著京城的方向前進著……
(晚上八點還有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