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看我這樣,我這些年來也有自己買書學習的,如果不是因為女兒身的話,說不準還能考過榜眼、探花呢!”
聽到唐闌珊這番話,張光沐腦子里就忍不住開始單曲循環那首“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
只能說,經典永不過時。
太洗腦了!
而且是真滴好聽吶……
張光沐搖了搖頭,收攝思緒,跟唐闌珊介紹起了今年的考題和自己回答了什么內容。
這不僅僅是在跟唐闌珊講解,同樣也是在給漂浮在空中的小白團子們做講解。
揍課代表的路,讓課代表無路可走!
聽完了張光沐的講解之后,唐闌珊臉上的笑容逐漸斂去,愁意浮上眉梢:“前面的部分無可挑剔,就算是我來,也做不到更好,你的基礎比我扎實太多倍了!”
“但是……”
“這種作答方式,不太對勁啊。”
“你的這份答卷,沒有任何問題,就是太過求新求奇,格式……有待商榷。”
“文風方面也太過犀利,鋒芒畢露,恐怕考官不會喜歡……”
“今年科舉是顏青天全權負責,他與去年的馬尚書不同。”
唐闌珊感覺有些頭疼。
張光沐有才有能,就是運氣少了一點。
同樣的答卷放到去年,肯定是能夠一舉奪魁,沒有任何落榜的可能。
只是今年……
“哎……”
唐闌珊嘆了口氣。
參加科舉,考的不僅僅是學識才華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樣還需要考生能夠揣度考官的心思與想法。
同樣的答卷,讓堅持不同義理的考官看了,給出的答案必然是不同的!
把一份答卷拿給儒家、墨家、法家、兵家的人看,能夠得到的評價,肯定是天差地隔!
所以,考生是必須要學會揣度考官意圖!
其實這一點,唐闌珊早在雷雨菩提廟那一日后,就暗示過張光沐了。
可惜……
或許是自己暗示的不夠到位吧!
唐闌珊覺得是自己做的還不夠多。
可張光沐卻是不以為然地輕笑起來:“基礎學識和經典方面,不需要花什么心思,我必然不會出錯。”
“至于策論經義方面……”
“套入格式,揣度考官心意,那是尋常考生才需要做的事情。”
說到這里,張光沐自信一笑,霸道恣意:“我如今作為名震京城的大賢良師,是少年謫仙人,是仙父,有皇帝背書,又燒毀了唐武侯府世子的一條手臂,名望威嚴俱足。”
“我參加科考,還揣摩什么考官心思、套入什么格式?”
“我的答案,就是標準格式。”
“我與考官不同的地方,那便是考官錯了。”
“一切,以我為準!”
很霸氣,很威武。
只是,這還說服不了唐闌珊。
斷臂的算卦少女小心翼翼地提醒道:“為了防止舞弊,每份考卷,都是要糊名的……”
聽到這里,張光沐咧開嘴角,自信一笑:“自然如此,只是我筆下氣象,與常人不同,如果不刻意收斂鋒芒,就像是把錐子放進囊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