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看見一個獸從海中上來,有十角七頭,在十角上戴著十個冠冕,七頭上有褻瀆的名號。
我所看見的獸,形狀像豹,腳像熊的腳,口像獅子的口;那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權柄,都給了它。
獸的七頭中,有一頭似乎被殺至死,但那死傷卻醫好了。全地的人都希奇,就跟從那獸,又拜那龍,因為它將權柄給了獸;也拜獸說,誰能比這獸?誰能與它爭戰?
在客棧不遠處的一處山谷之中,站著十多位身穿西服的白人,其中一人用古老的拉丁語念著《圣經》新約全書“啟示錄”第十三章的某個段落,表情極為的虔誠。
而就在那山谷之中,在這群人的眼前,一頭獸有十角七頭,十個角上戴著冠冕,七個頭上有褻瀆的名號。
十角七頭鎮墓獸,被人從遙遠的北方運到了廣東,而此時,只見七個頭中的黑熊頭張開大嘴,噴射加特林機關槍的火舌。
這是一代梟雄安祿山的鎮墓獸,被人一再改造,從北洋政府到沙俄,成了殺戮的機器,淪落至此,猶如馬戲團的馴獸,不知曾經不可一世的安祿山,差點毀了大唐的梟雄,在地獄里做何感想?
科學的進步在于交流,秦北洋在“靈魂機械體”的研究上,已經得到了突破性的進展,但再想更進一步,憑他的知識積累和能力還不夠。
“靈魂機械體”的奧秘,浩瀚的猶如星空,一人之力,只能摸到皮毛。
這一次,秦北洋以“工匠聯盟”中一員的身份,邀請了數名世界頂級科學家前來。
而促使這群大教授、諾貝爾獎得主第一時間前來的原因,便是“靈魂機械體”已經在全世界引起了滔天巨浪。
從姑獲鳥鎮墓獸中研究出來的飛行器,已經超越了這個時代的科技。
其中運用到的最關鍵技術,便是靈石的運用。
這種工藝按照《秦氏墓匠鑒》上面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是制作鎮墓獸的核心技術。
秦北洋所運用的靈石,在林秋看來并不是修仙小說中“靈石”,而是一種高純度的鈾礦。
這種核能運用,充滿了詭異與神秘,與西方正在興起的科學相悖。
但不可否認的是,靈魂機械體便在這樣的詭異之中,誕生了出來。
按照設計圖紙搭出姑獲鳥鎮墓獸的骨架,又填入齒輪、傳送帶、擒縱器……幾乎上千個零部件,唯獨沒有安裝蒸汽機或內燃機的動力系統——否則就成機械化改造的鎮墓獸了。不管使用多少新材料,只要依靠靈石作為唯一的動力來源,就仍然是鎮墓獸的傳統工藝。
當然,在林秋看來,使用內燃機也不無不可,但在性能上便打上一個大的折扣。
這種充滿了科技感的研究,林秋根本就插不上手,等著拿成果就好。
這群老外在“有仙氣客棧”住了半月,倒是讓林秋大賺了一筆。
要知道,他們都是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過巨大貢獻的科學家,陰德后面的0,林秋都懶得數。每天最擔心的就是怕有人貪圖那一口美食,補過了,被奶死了。
這可是一群當今之世最強大腦,死一個都是人類的損失。
愛因斯坦、尼古拉.特斯拉、波爾、瑪麗.居里、薛定諤……
大名鼎鼎,便是林秋前世不學無術,也聽過他們的大名,如雷貫耳。
至于年輕一輩的,帶著求學之心而來的,大多與秦北洋年齡相當,二十來歲,比如費米、海森堡、奧本海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