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變應萬變,正是唯一化解的方法。
不然,以硬碰硬,也頂多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戰斗是為了進步,若僅僅只是為了殺敵,引進仙土范圍便是。
畢玄忽然收拳,與左手交叉成斜十字護胸,接著陀螺般旋轉起來,忽左忽右。
周遭氣流立生變化,一股股龍卷風的狂暴氣流,從四方八面向林秋吹襲。
林秋發覺自己陷身于風暴攻襲的核心處,不動之勢再難繼續保持,竟閉上雙目,一掌劈出。
降龍十八掌,十八道勁力如同潮水般襲去,瞬間便把龍卷風般的勁流搗散。
而與此同時,畢玄出現在左側丈許處,兩手環抱,送出一股氣勁,水瀑般照頭照面住他沖擊而來,果然是招招殺機隱現。
林秋打著打著,越發的順手起來。
面對畢玄的殺招,林秋雖然還難以做到反擊,但這破解卻是信手拈來。
這種用真氣操縱氣流的能力,看起來神秘而強大,但細細剖析,也不過如此。
唯熟能生巧耳!
以點破面,足以。
再一次招式被破,畢玄立時雙目瞇起,瞳孔收縮。
越戰越強,這成長的速度實在太快。
破了畢玄的“炎陽奇功”,林秋并不滿足,因為按照現在這種狀況,雖然自己肯定是立于不敗之地,但畢玄也不可能會敗啊!
怎么才能擊敗畢玄?
唯搏命罷了!
生死相搏,不僅要對敵人狠,而且要對自己狠。所謂“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打人先打膽,現場臨敵,你能把敵人的膽氣壓下去,可以說就多了一半的勝算。高手相搏,一線之間,尤重氣勢威猛,迫使敵人連續閃躲,就已經占了很大先機,自然上就有勝無敗。
林秋自然懂,而且還有“絕對防御”這個大靠山。
這之前還是拆解攻防,在踏足仙土的一瞬間,林秋變身野獸模式。
這種不要命的打法,畢玄年輕時候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但他現在已經不能那樣不要命了,因為他是東突厥的精神領袖,他如果戰死于中原,東突厥必然分崩離析,要么被西突厥一統,要么成為中原帝國的一部分。
他畢玄的畢生愿望,便是希望東突厥永遠強大下去,他來這里,便也是為了突厥帝國,來打壓中原武林。
但前提卻是他要活著回草原。
接下來還有傅采林。
現在該是他傅采林出手的時候了。
他戰第一場,一來他自認不會敗,二來也為傅采林獲取信息提供幫助。
但最終,他還是敗了。
不勝,對于“武尊”畢玄而言,便是敗。
林秋的根底,在傅采林看來已經摸了個七七八八,再不出手,就是浪費時間,增加風險。
誰知道寧道奇、宋缺會不會來。
他倆人來一個,這一次兩大宗師聯手共擊,覆滅“有仙氣”客棧的陰謀便算是破滅了。
中原武林已經足夠強大,不能再強大了。
而再強大起來的源頭,便在眼前。只要斬斷了這個根,一切便會回到最初的狀態。如果任由這個根成長下去,突厥必亡,高句麗必滅。
所以,在最恰當的時候,他出手了……
一劍北來!
殺意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