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來得勢猛,臨死余力未盡,尸身躥出去約有七八丈遠近,才落地。
“嘖嘖,果然是一口仙劍,修煉還沒幾個月的李英瓊,隨手一劍,劍氣便浩蕩十余丈……不凡,不凡,傳言是以西方太白元精所鑄,不知我之秋鴻劍吞噬了紫郢青索,會當如何?”
華佗取走了朱果樹,已經返回仙山,而林秋卻是站在崖間,俯瞰著李英瓊的方向,濃霧黑夜無法阻擋他的目光。
眼神一直落在那口宛如一道紫電的仙劍上。
紫青雙劍,本是前古遺珍,雄名紫郢,雌名青索,可分可合,威力至大。
秦時修士艾真子曾得之,到手不久,便自成仙,無暇重煉。因雙劍罡煞之氣未消,本身又具有靈性,所以特將雙劍與其它兩件寶物埋藏于武當山翠屏峰山腹內,并就著原來山勢,開出兩條劍路和一個大洞,外加仙法阻隔,使其常年在內追逐擊刺,互相惡斗,等把所有禁制攻破,由上洞劍路自行歸巢,罡煞之氣減去大半,便能留待有緣人。
此翠屏山藏珍之處,禁制重重,非有極大仙福仙緣,不能妄取。
東晉末,任壽得之,仗以護身防魔,任壽即后來峨眉開山教祖長眉真人。長眉真人因飛升前雙劍殺氣太重,特將紫郢劍封存于莽蒼山魈神殿破爛鼓架之中,將青索劍封鎖于莽蒼山下地肺之中,外用符咒封鎖。
又推算峨眉大興之機緣,留下偈語,等候“英云”的到來。
如今,紫郢已出,果然不是一般仙劍。
那被紫郢劍所斬殺的是一只木魃,性如烈火,自從被李英瓊從朱果處趕走,知道她劍光厲害,不敢正面交手。
深夜因為腹中饑餓,抓了兩個馬熊,取腦髓食用。不想被峰頭瞭望的猩猩看見,吼叫起來,驚動李英瓊上來看時,它已隱入深林。
直到李英瓊領著猩猩走過森林,它幾次三番要想下手,俱怕那寶劍厲害。直等李英瓊轉過樹林,到底還是沉不住氣,原想從她身后飛來,一爪將其腦子抓碎。
誰知英瓊身后面走的那些猩猩看見兩個死馬熊,知是被怪物所傷,早已觸目驚心,提心吊膽。禽獸耳目最靈,眼見木魃飛到,自然狂叫起來。它不由心頭火起,隨手打死了兩個猩猩,身手未免遲延了一下。
李英瓊才得聞警,旋回身子,一劍就劈死了木魃。
這實力,竟然比幾天前又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天之前,那口紫郢可沒有如此強大的威力。
李英瓊見怪物已死,心中大喜。
一眾猩猩自然更是歡鳴跳躍,只是平日備受荼毒,木魃雖死,俱不敢近前。及至看李英瓊又斫了木魃幾劍,不見動靜,才大吼一聲,眾猩猩口腳齊上,亂撕亂咬。
李英瓊知這些猩猩受害已深,樂得看著好玩,不來禁止。那老猩猩領眾將那怪物撕咬了一陣,忽從怪物腦海中取出一塊發紅綠光彩、似玉非玉、似珠非珠透明的東西來,獻給英瓊。英瓊取到手中一看,這塊玉一般的東西,長才徑寸,光華耀眼。雖然不知道用處,覺得非常可愛,便隨手放在身上。
正要號令那老猩猩率領猩群前行,忽聽風聲四起,雷聲隱隱由遠而近。抬頭看時,天上電閃雷鳴,猶如金龍起舞,路旁的樹林被那雨前大風吹得如狂濤起伏,飛舞不定。
一塊塊的烏云,直往天中聚攏,捷如奔馬,越聚越厚,天低得快要壓到頭頂上來。烏云當中,時時有數十道金蛇亂竄,照得見那烏云層內,許多如奇石異獸龍鳥樓閣的風云變化,在轉瞬間消失又出現,非常好看。
就在李英瓊準備找地方避雨之時,仙山浩浩蕩蕩垂直落下,在李英瓊震驚的目光之下,懸于她的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