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直接走進藏經閣。
一樓收藏的都是低級武學,是給最初的修士選修的地方。
里面已經三三兩兩有一些年輕弟子在看書。
他們都是一些筑基境的弟子。
藏經閣的秘籍是分等級的,一樓是專供筑基境修煉的秘籍。
二樓以上是更高級的修士的秘法,低級修士不能上去。
但是高級修士可以在低級區學習。
李牧直接走到書架前,抽出一本書觀看。
李牧認真看起來。
他以前從沒來過藏經閣,對家族武學一無所知。現在要代表李家出戰四大家族,當然要學會李家功法。
否則上陣之時,不會家族功夫,不是被人笑話嗎?
所以,他要把這么多年浪費的功課補回來,爭取掌握盡可能多得李家武學,到時候為家族爭光。
李牧的舉動,引起了一樓弟子的側目。
他們自然是認識李牧的。
大家都參加過選拔賽,對李牧狂刷歷史記錄的壯舉還記憶猶新。
而長老會對李牧測試修為的事情,也在修士中傳開了。
他們知道李牧已經是金丹境二重。
按照正常理解,李牧應該去二樓,修習更高級的武學。、
而不是和他們這些低級的武者混在一樓。
終于,有一個弟子忍不住了,走過來說道:“少爺,你是不是搞錯了,你應該上二樓啊,二樓才是金丹境的武學!”
李牧:“可是,我連筑基境的武學也沒學過啊,我想學一學。”
李牧說的是事實。他根本不會李家的功夫。
在選拔賽的時候,使用的是武道神功中的大力金剛拳和秋風落葉劍法,并不是李家功夫。
弟子:“有了高級武功還要低級功法做什么?不是浪費時間嗎?”
李牧:“話不是這樣說。低級武學是基礎,高級武學是在低級武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沒有低級武學,高級武學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是不牢靠的。”
“你們不要因為這些功法低級,就不重視,一定要修習好,打好基礎,以后才能一路坦途。”
李牧過去雖然修武很廢,但是文化不差,說起道理來頭頭是道。
弟子:“哦,那我去學習了。”說完到一邊安心看書去了。
他心里對李牧的好感有增加了幾分。
要知道,別的高手,都是直上二樓,看都懶得看他們幾眼。
李牧不但和他們混在一起,還給他們講道理,沒有一點架子,這很難得。
李牧現在的理解能力已經脫胎換骨,對這些基礎功法的掌握很快。
一本書基本看一遍就記住了,難度不大。
特別是,經過選拔賽和一百五十個弟子的切磋,本來已有了實戰的體驗,現在再回頭學習理論的記載,頓時一陣陣感悟涌上心頭,對這些功法武技的理解更加的深刻,掌握的更加透切。
一樓的武功技法共有一百多種。在擂臺之上,竟然全部領教過。
現在每種看一遍,等于掌握了李家全部的低級技法。
旁邊的弟子,看到李牧每一本秘籍,都是看了一遍就放在一邊,覺得很奇怪。
哪有這樣學習的?
人家學一本都要很久,回去要反復練習,再慢慢對照書本記載,沒有三頭幾個月掌握不了一種技法。
所以每個弟子都是只挑幾種最適合自己的功法學習而已,能夠掌握三五種已經很不錯了。
要把一百多種全部學會?那簡直不可能。
如果要學會一百多種,恐怕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練習。那就沒有時間去學習更高一級的武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