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諸王對此也有不同的認知,他們或許沒有全然接受,卻也不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所謂大道萬千,殊途同歸,更高層次的存在的言論,即便亂人道心,也還是值得借鑒的。
“能接受就好,這樣有助于之后的事情。”失意有所指地笑道,“那么我們繼續說回輪回路吧,我借用此地,便是看重了它生死輪回的體現。在你們的一生中,是否有缺憾,是否想彌補某些事情我想應該都是有的。”
“缺憾嗎,或許有,或許也沒有。”
“古往今來,我恒常在,若說遺憾,只是曾今的事情,走到而今,怎會再思念過去。”
“見慣生死,看澹永恒,我只意圖更高,尋常的悲歡離合,不是我所要考慮的。”
諸王在沉思,在回憶,在他們的一生中,其實和萬千大眾一樣,有過巔峰,也有過低谷,不過他們不是只盯過去的人,都走到了這一步,曾今的美好或者是不美好,都是重要的經歷。
“是啊,終究是要向前看的,過往再怎么輝煌,再怎么落魄,那都不是當下以及未來需要考量的。”失自然也不是沉迷在過去的人,橫貫七十三個紀元,他什么陰晴圓缺沒有見過,到了這一步,說是近乎感情冷澹也不為過。
不過,身為偽帝,終究還是和諸王不同的,他繼續說道:“但是,過去的輪回既是現在,現在的輪回便是將來。這條路不涉及到破王與成帝,然而它確實給了一種可能。你們和我接引來的那些早已死去的生靈不同,他們的結局只能成就當下及未來的人,作為輪回的他人讓傳承擴展下去,讓諸天還記得有其他的文明存在。而你們呢,踏進那條路的話,則是普世意義的輪回,不是送爾等去過往彌補遺憾,而是前往現在、前往將來,帶著記憶與傳承再活一世。”
“”聽到失的話,諸王渾身一震。
如他們所思,如他們所想,對于過往經歷的遺憾,比如失去的愛情,比如失去的親朋,比如生老病死,他們是不怎么在意的。
畢竟那部分經歷過,對于成王而言,都是需要付出的“代價”,時至而今早已看開。
但是,若是涉及到修行路上的遺憾,那就不一樣了。
“當年要是沒有錯過那個地方”
“界海,浪花,曾有萬古前的留言,疑似涉及到了某個重要法門,可惜”
諸王的修行不是一路坦途的,他們每一個人的經歷多少都可以寫成一部史詩,可人無完人,修行路上的成長自然也是如此,他們都會錯過些事物,會與影響自身未來的大事件擦身而過。
怎能不遺憾。
要是能夠重來,帶著記憶與傳承再活一世,縱然去往的不是過去,也足夠了,從年少時徹底修改路途,布局路途,他們將有更大的機會重塑自身,或可打破固有的認知帶來的修行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