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之后,在車夫老馬的介紹下,一行三人找到了一間客棧,這一次不再是悅來客棧了,而是四方客棧。
四方客棧不大,卻也不小,比之前許一凡他們居住的任何一間客棧都要好,但是,根據老馬的說辭,四方客棧只是東海城很尋常的客棧而已。
盡管是最尋常的客棧,許一凡他們三個人在這里入住一天,差不多也需要一兩銀子,如此看來,東海城的物價是何等的高。
老馬把許一凡他們送到四方客棧之后,鮮于亦苓結完賬,他就離開了。
開了房,選好房間之后,許一凡他們并沒有急著休息,而是相約一起出去逛逛,畢竟這是他們第一次來東海城,還是很想看看東海城的繁華的。
鮮于亦苓是女孩子,對胭脂水粉,還有很多小吃感興趣,而唐萬三這個小酒鬼則對酒很感興趣,至于許一凡,則只是想在東海城隨便走走,本來三個人相約一起出門逛街的,結果走出客棧沒多久,三個人就分道揚鑣了,臨分開時,三個人相約晚上在客棧碰頭。
進城的時候,負責勘驗他們路引官碟的士衛告訴他們,只要不在城里主動惹事,就不會有什么危險,這既是保證也是警告,當然,許一凡他們也沒有惹事的想法。
東海城很大,分為東城和西城,東城和西城都很繁華,商人很多,其中東城是歸海角樓管轄,東城主要從事海上貿易,而西城歸天涯閣負責,主要從事陸地貿易,而在兩城之間是歸翁家管轄,主要負責征收東海城的賦稅。
當然了,東海城的賦稅很大,單靠一個式微的翁家肯定吃不下的,這里面的利潤很大,除了東海城三巨頭都有份之外,大頭還是歸朝廷所有,這也不奇怪,不管東海城多么的富裕,它終究還是歸大炎王朝管轄。
許一凡第一次來東海城,他沒有去西城,而是去了東城,原因無他,因為在東城可以看到大海,而四方客棧就在東城。
上輩子,許一凡對大海不陌生,很多海域許一凡都曾經去過,然而,這輩子,他還是第一次看到大海,既然來了東海城,不去看一看東海,也說不過去,這跟大部分第一次來東海城的一樣。
來到東海城的街道,許一凡首先就聞到了一股海腥味,腥腥的,咸咸的,不太好聞,卻很舒服,而街道兩旁的商鋪,還有小攤上的貨物,大部分都是海里面的東西,有食材,也有很多海里的特產,這也不足為奇。
許一凡就跟隨著人群,閑庭信步的走在大街上,在每個攤子前,他都會駐足停留片刻,遇到喜歡的,或者是新奇的東西,總是會出言詢問一番,而那些商販也都會一一解答。
一路閑逛下來,許一凡買的東西不多,都是一些小玩意兒,而東海城的人,給許一凡的感覺就是和善,還有一份倨傲。
和善不難理解,商人逐利,講究一個笑臉相迎,而倨傲就更不難理解了,東海城是天下第一商賈之城,有錢,腰桿子自然就挺拔許多,倨傲幾分也是在所難免的,在許一凡閑逛的這短時間里,他就親眼看到,有商人買賣,掏出一大疊的銀票,每一張銀票都是五十兩起步,如果是在別的城池,這絕對是大買賣,而在這里,根本就沒有這種感覺,這讓許一凡再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富甲天下銀如海了。
除了這些之外,許一凡還發現,東海城的風氣要遠遠比其他的城池要開放很多,這里不但有中原人,還有北蠻人、南夷人、西方佛國的人,甚至許一凡還看到了一些異族人,他們個子很高,微卷的頭發,鷹鉤鼻子,藍色的眼睛,跟西方人很像,卻又有所不同,不過,這樣的人不多。
整個東海城就像是一個大雜燴,這里不但有普通的居民,還有很多江湖人,朝廷中人,甚至許一凡在這里還看到修行中人。
以前,許一凡也是見到過修行中人的,但是,卻很少,最多的時候,還是北蠻意欲南下的時候,然而,在這里,修行中人似乎很常見,他們和大部分的人也沒有什么不同,許一凡也是隱約覺得他們是修行中人而已。
許一凡一副讀書人的打扮,在東海城,不對,是在東城當中十分的不起眼,他也沒有什么固定的目標,就是一路閑逛而已,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許一凡來到東海城沒有關注其他人,卻有人關注著他,其中就有之前在池東鎮客棧遇到的那個五十多歲的男人,只是,這些對于正在探究東海城繁華與奢靡的許一凡來說,還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