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胡三兒笑了一會兒,摟著許一凡的肩膀問道。
“好啊,聊聊。”
“去哪聊?”
“你定。”
“許老弟,你看這里怎么樣?”
胡三兒說著話,停下了腳步,抬起一只手指了指他們面前的一棟五層的大樓問道。
許一凡順著胡三兒手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了這棟大樓,大樓位于城中心最繁華的富榮街,整棟樓上下五層,占地面積不算大,卻是這條街上占地面積最大,樓層最高的建筑了,其裝修很普通,許一凡在來到東海城之后,曾經無數次看到過。
大樓上有一塊匾,匾上寫著三個字:日月齋!
說起東海城,人們第一印象就是這里有錢,很有錢,非常有錢,而提到東海城的勢力,千年世家翁家、商賈貿易遍布天下各地的天涯閣、壟斷了整個海域生意往來的海角樓,東海城三巨頭,除此之外,就是東海城的黑甲兵了。
整個東海城大大小小的勢力不計其數,有尋常商人、有官宦弟子、有皇室宗親、有武林勢力,當然,也少不了有修行之人的世俗勢力,不管這些人的背后都有誰,到了東海城就要守東海城的規矩。
其中,大部分勢力都被三巨頭給瓜分殆盡了,剩余的一小撮勢力,要么是來頭很大,三巨頭也不敢輕易得罪,要么就是他們本身的底蘊,就不輸三巨頭當中的任何一家。
而說起東海城最有名的幾個地方,除了天涯閣、海角樓,還有翁家的風雨軒之外,東海城還有幾個地方很出名,一個是生意遍布整個天下的包袱齋,一個是聞名整個中原的瀟湘館,還有就是到了東海城,必不可少要去的正通銀號,而最后一個就是眼前的日月齋了。
包袱齋、瀟湘館、正通銀號、日月齋不屬于東海城任何一方勢力。
包袱齋也是從事商賈貿易的,不過,包袱齋做生意很有意思,據說包袱齋的祖師爺,當年就是靠著以物換物,背著一個包袱走街串巷,才慢慢的積攢了一點兒財富,開始在很多重要的城池開設分號。
東海城的主要商賈貿易都掌握在三巨頭和朝廷的手里,但是,要說東西最全,貨物最多,樣式最繁雜,包袱齋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在包袱齋里,小到針頭線腦,大到神兵利刃,甚至是上古秘典都有,而在包袱齋買東西,全憑個人的眼力了。
包袱齋也在城中心,不過,不在富榮街,而是在北海街,包袱齋上下七層樓,是整個東海城最高的建筑了。
為什么在東海城內會有一個北海街?
據說,是包袱齋的老祖,曾經去過北方以北的地方,進行生意往來,而他曾經回來之后,告訴世人,在北蠻以北有北荒,在北荒以北有北海,至于北海是什么樣子的,沒人知道。
東海城的北海街,是包袱齋的老祖親自起的名字,而之所以讓其起名,其實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東海城在建造的時候,東海城還不是東海城,而是東海鎮,等到建造城池,修筑城墻的時候,朝廷缺錢,于是,包袱齋的老祖出了很大一筆錢,等到東海城建造完成之后,朝廷把整個北海街都給了包袱齋,其命名權自然也給了包袱齋的老祖。
雖然整個北海街都是包袱齋的,可是,包袱齋只修建了一個七層樓的包袱齋而已,剩余的商鋪全都被其或送或賣出去了。
當然了,包袱齋之所以聞名天下,不單單是因為其生意遍布天下,還因為每個月的十五號,包袱齋都會舉行一次拍賣會,而拍賣會上的東西,也不一定是什么奇珍異寶,而是一些非常稀有,或者非常古怪的東西,這些東西一拿出來,往往都會引起很多大勢力的強烈關注,其中就包括修行中人。
在包袱齋的拍賣會上,曾經出現過武夫夢寐以求的撼天拳的半部拳譜,歐陽曄大師親手鑄造,神兵榜上排行三十三的青云劍,排行十九的鴛鴦劍,還有排行十五的龍泉劍,這三把神兵在歷史的長河當中,慢慢被人遺忘之后,又陸陸續續的在包袱齋拍賣會上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