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俯瞰地圖的話,就會發現,洛洲、汴洲和陳洲,三者連起來恰好是一個不等邊的三角型,其中洛洲城和陳洲城剛好能夠連成一條直線,而興安城就位于直線之上,靠近汴州城的地方。
興安城的城池不大,卻異常的繁華,這里和海州的池東鎮有點像,其實,說興安城是是座城,倒不如說它是一個大型的鎮子,或者說的更形象一點兒,興安城就是一個大型的集市。
可能是這個時代交通不變,也可能興安城正好位于中原地圖的最中心位置,總之,不管是南來北往的商人,還是東行西去的商隊,都會在興安城逗留幾日。
有的商隊為了圖方便,比如東海城的商隊,他們從東海城以低價拿到貨之后,從東海城出發,一路西去,他們最終的目的地不是長安,而是興安城。
抵達興安城之后,他們就會把手里的貨物高價賣給這里的商人,而這里的商人在拿到貨物之后,返回長安,在以一個高價賣給長安城的人,越是往西,價格越貴。
這樣一來,雖然東海城的商人少賺了不少錢,卻可以因此節省一大筆錢,當然了,這只是一些小商小販,或者一些家底不那么殷實的商人才會這么做。
不止是東海城那邊的商人會這么做,還有北方的商隊和南方的商隊,也會這么做。
別看現在大炎王朝和北蠻還有南夷的關系不好,可是,在不打仗的時候,兩國之間還是有著貿易往來的,對此,朝廷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權當沒看到。
很多商人,都會從事這樣的生意,北蠻的貨物種類相對于少一些,大部分都是和毛皮之類的有關,而南夷就不同了,南夷有十萬大山,地質豐富,其中有不少東西是中原沒有的,這些東西在南夷不怎么值錢,但是,到了中原之后,這些東西都十分的搶手,而中原自然也有很多東西是南夷人緊缺的東西,彼此相互貿易,也算是各取所需。
總之,興安城就是天底下商人臨時聚集的地方。
以前,興安城只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鎮子,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慢慢的發展到了現在的規模,而興安城也是除了國都長安和東海城之外,商人最多的地方。
這里除了商人多,各種消息也是最靈通的。
在五天前,興安城來了兩輛馬車,前面一輛馬車沒有放置什么貨物,而后面的那輛馬車,卻堆滿了貨物,這些貨物都不是太值錢的貨物,其種類繁多,有長安特有的,也有北蠻、南夷和東海城那邊的東西,總之,給人的感覺,這就是一個行走的雜貨鋪。
馬車雖然只有兩輛,貨物看起來很多,其實,也沒有多少,可是,跟著馬車一起來的人卻足足有二十多人,儼然是一支不小的商隊,這讓很多人看到之后,有些無語起來。
這二十多人有男有女,年齡卻都差不多,除了領頭的是一個白胡子的老者之外,剩余的人平均年齡也就在二三十歲左右。
商隊進入興安城之后,他們留個幾個人隨便找了個地方,就把手里的貨物處理掉了,而剩余的人,則趕著馬車,直接去了一家不怎么起眼的無雙客棧。
這群人穿著雖然普通,出手卻十分的闊綽,到了無雙客棧之后,直接包下了整棟客棧,這自然引起了已經住店人的不滿,不過,這些不滿都在白花花的銀子面前,頓時煙消云散了。
兩輛馬車,進入無雙客棧的只有一輛,而馬車直接被人趕到了后院。
在馬車進入后院之后,客棧的人全都被趕出去了,似乎馬車上有什么身份尊貴的人。
客棧的人猜測的沒錯,馬車上確實有人,身份也確實很尊貴,但是,她們不是主人,而是階下囚,準確來說,她們現在是人質。
在人都趕出去之后,從馬車上走下來兩個人,兩個女人,女人的年齡都不大,也就十六七歲的樣子,除了臉色疲憊的一些之外,也不見二人有什么異常,她們雖然成為了人質,卻沒有被束縛手腳,只是,想要自由出入,就有些困難了。
兩女似乎對自己眼前的處境已經習慣了,她們下車之后,掃了一眼客棧,微微皺了皺眉頭,露出一副很嫌棄的樣子,其中一個女人開口道:“就這兒?能住人嗎?”
一個大約三十出頭,手里握著一把長劍的女子,聞言之后,微微恭聲道:“實屬迫不得已,還望郡主和徐姑娘見諒。”
是的,沒錯,這兩個從馬車上下來的女子,正是在洛洲城失蹤的徐詩芷和齊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