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郡主她們就在興安城。”許一凡瞇著眼睛,沉聲說道。
“你怎么知道的?”靳休在一旁問道。
“那本《紅樓夢》是我寫給齊若兮的。”
“啊?你什么時候跟郡主見過面了?”靳休既詫異,又好奇的看向許一凡問道。
“也就幾年前,她曾經去過一次安民鎮,我們那時候認識的,當時就因為這本書,我還被她關進大牢了好幾天呢。”許一凡解釋道。
“原來如此。”靳休恍然大悟道。
胥承業則微微低頭,看了一眼臉色有些異樣的許一凡,眼神閃動,然后問道:“既然確定了郡主她們在興安城,沒必要這么著急趕過去啊。”
許一凡則皺著眉頭說道:“那本書傳出來已經有幾天了,我不敢確定,她們是否還在興安城,如果我們去晚了,她們走了,那在想找到她們,估計就困難了。”
胥承業聞言,沉吟了一下,點點頭,覺得是這個道理,于是就不在說什么了。
就這樣,三人兩騎一路南下,在跑了十五里之后,許一凡他們這匹馬速度慢下來了,看樣子,馬匹是承受不住如此高強度的趕路速度了。
一來,他們的速度很快,二來,他們這匹馬算不上什么好馬,還坐著兩個人,能一口氣跑出去十五里,已經是極限了,不但許一凡他們這匹馬跑不動了,靳休那匹馬也好不到哪里去,畢竟,他的那匹馬平時都是用來拉車的,雖然稱不上劣馬,卻也差不多。
不過,他們這次南下,一路走的都是官道,而在官道上都有驛站,有專門給朝廷官員提供換乘的馬匹。
說起驛站,就要說一說大炎王朝的歷史了。
大炎王朝的龍興之地在嘉州,而嘉州眾所周知,是緊鄰著北蠻的一個洲,在嘉州每年都會遭到北蠻騎兵的叩關,雖然,每次北蠻的叩關都沒有殺入嘉州城內,可是,卻總是把周邊的一些縣城、鎮子、村子給霍霍了一遍,久而久之,也導致嘉州城的居民,人人尚武,也人人善武。
炎高祖在起兵造反,逐鹿中原之后,因為常年跟北蠻作戰,他深知騎兵的重要性,所以,在建國之后,就下旨整修官道,設立驛站。
驛站是十五里一處,專門為朝廷服務,尋常百姓是不能入住驛站的。
官道的整修,還有驛站的設立,在最初被執行的時候,遭遇了很大的阻力,畢竟,那個時候,一場大戰下來,中原不說遍地狼煙,卻也差不多,很多地方都空無一人,土地都荒蕪了。
好不容易不打仗了,很多百姓都陸陸續續回到了家鄉,重新翻新土地,開墾荒地,種地為生,可是,在這個時候,卻要去服徭役,整修官道,建立驛站,很多人都是不愿意,可是,在炎高祖和儒家的堅決推行之下,還是艱難的執行下去了。
在長安附近,官道被休整的十分的整齊,可供兩輛馬車同時駛過,而驛站也不是十五里一處,而是五里一處,只是,隨著距離長安越遠,官道就愈發的簡陋、狹窄,而驛站也從五里一處,變成了十五里一處,更有甚者,在遠離大炎王朝的一些地區,驛站是三十里,甚者是五十里一處。
雖然,歷代皇帝三令五申,要求增加驛站,拓寬官道,可是,天關皇帝遠的地方,皇帝的旨意在這些偏遠的地區,效果不大。
大炎王朝最早的幾任皇帝,對官道和驛站還是十分重視的,但是,隨著建國的時間長了,也沒有什么大型的戰爭爆發,對于官道和驛站的重視,也就不如從前了,現在許一凡他們經過的官道,還算是保修的比較好的了,如果去了云州那邊,或者靠近巫州的地方看看,那官道都已經不能稱之為官道了。
汴洲這邊的情況還算好的,十五里一處驛站,不遠不近,也勉強夠用了。
許一凡他們的馬匹體力不支,又著急趕路,自然是需要換馬騎乘的,如果只是許一凡一個人,那想要在驛站換馬,想都不用想,可是,他這次出行不是一個人,身邊還有兩個不良人。
在靳休掏出不良人的腰牌之后,驛站的衙役二話不說,立即從后院牽出三匹最好的馬匹提供給許一凡他們,對方不但送上了馬匹,還準備了不少干糧,當然,還有一沓不厚不薄的銀票。
換馬的事情都是靳休在處理的,而許一凡站在一旁冷眼旁觀,在看到驛站衙役們,在看到不良人腰牌之后,直挺挺的跪下,臉色蒼白,豆大的汗珠猶如下雨一般的滴落,雙腿打顫,一副卑躬屈膝到極點的樣子,許一凡不由得暗暗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