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一凡和胥承業看向靳休之后,靳休也緩緩說出了他知道的情報。
洛洲地處中原,距離長安很近,自然聚集了不少大家族,這些家族傳承多年,跟東海城的翁家很像,他們被稱之為世家。
世家,不是什么樣的家族都可以稱之為世家的,想要成為世家,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當然是家族的勢力和實力足夠強大,這一點兒無需多說。
第二,這些家族在各自的領域里,都有一定的成就,比如楊家,他們都是世代從政的,從前朝大秦王朝開始,就一直從政,歷代皇帝更替,朝中都有楊家人,除了從政,也有世家專門從商、從軍的,當然,也有像翁家那樣,既從政,又從商的,哪怕翁家現在在官場失利,可是,在商界翁家的地位,還是很高的,也有的世家不但從政、從商、從軍,還兼顧著武夫和修行,這樣的世家不多,他們極少出聲,但是,一旦他們發出聲音,那絕對會帶來很大的影響的,這樣的世家,一般被稱之為超級世家,他們格外的低調,尤其是在大炎王朝內,就更加的低調了。
第三,沒有斷過傳承。
第三點看起來不重要,其實是最重要的,一個王朝都能覆滅,改旗易幟,更何況一個家族呢?
在歷史的長河當中,有多少大家族,就是因為家族出現了敗家子,不孝子弟,或者因為各種其他的緣故,從而失了傳承,葬送了祖宗的基業,有的家族,還能依靠后代的不懈努力,重新恢復巔峰,也有的在歷史的長河當中湮滅,從此銷聲匿跡。
凡是斷過傳承的,就算他們重回巔峰,也不會被稱為世家。
楊家就是一個跟翁家差不多的世家,如果單從官場這方面而言,現在的楊家是比翁家厲害的多,但是,在商場上,翁家可以吊打楊家,所以說,楊家跟翁家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這不影響他成為世家。
五百年,大炎出現了九子奪嫡,兄弟相殘,同室操戈的局面,當時,就有不少世家參與進來了,其中就包括翁家和楊家,當然,還有其他的世家。
不過,翁家選錯了人,他們敗了,而下場可想而知,楊家選對了,平安無事,當時,其他的一些世家或者大家族,凡是沒有站對位置的,都被一一清算,其中不少世家、大家族從此衰落,淹沒在歷史的長河當中。
這一次,皇室對世家出手,可以說,把各大世家都給揍了一遍,就算沒揍,也敲打了一番,讓很多已經開始翹尾巴的世家,瞬間夾起尾巴做人。
走著政商兩條路的翁家都如此不堪,數百年都沒能恢復元氣,更何況其他的那些世家和大家族了。
楊家雖然當時站對了位置,卻在看到翁家這些世家的下場之后,也不敢狂妄,反而比以前更加的低調起來,這些年,楊家幾乎跟皇室是一個鼻孔出氣的,皇家人說東,他們絕對不敢說西南北。
也正是因為楊家的識時務,所以這些年來,楊家一直沒有出事兒,不過,自從一百多年前開始,楊家也開始慢慢走下坡路了。
首先,是家族開始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一代不如一代,沒有什么出色的弟子出現,開拓不足,收成也不行,這是很危險的信號。
其次,可能是時間太長,他們已經逐漸遺忘五百年前的事情了,楊家有不少弟子,開始在朝堂上拉幫結派,雖然規模不大,卻開始讓皇帝對其有了猜忌。
你楊家幾個意思?當年的先祖沒有動你們,后任的皇帝也沒有動你們,你們這是飄了啊,拉幫結派是幾個意思?企圖謀反嗎?
一旦皇帝產生了猜忌,那后果和影響是巨大的。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幾任皇帝開始慢慢疏遠楊家,雖然楊家還是有不少弟子,在朝廷身居高位,可是,他們的話語權沒有以前那么重了。
最后,就是大家族不可避免出現的情況,那就是出現幾個敗家子,紈绔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