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管劉全禮如何的意外,心中如何思量這件事,在洪公公宣讀完圣旨之后,他還是領旨謝恩了。
對于這個結果,許一凡雖然也有些意外,但是,仔細想想也就釋然了。
這一次,興安城的風波,不但死了很多人,抓了很多人,流放了很多人,還有不少官員也被下獄了,可以說,現在的興安城就是一個是非之地,而劉全禮只為興安城最高的官員,如果這個時候把他拿下了,而其手下的人,大部分都要被拿下,如此一來,興安城就需要面臨一次大換血,這是一個大工程,而且興安城是貿易重地,一般人在不了解情況,貿然進入興安城,是很可能四處碰壁的。
更何況,劉全禮雖然有失職之罪,沒有及時發現樂萱郡主被歹人帶入興安城,但是,在之后的行動當中,劉全禮處置得當,有救駕之功,功過相抵,只是沒言語訓斥一番,再罰沒了一年的俸祿,這個懲罰還是合理的。
但是,有一件事,許一凡卻感到十分的意外。
洪公公這次來,不單單是宣讀圣旨那么簡單,他還要帶走畢云濤。
胥承業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后,第一時間告訴了許一凡,然而,這是皇帝的意思,許一凡自然也沒辦法反對,只好任由洪公公帶走了畢云濤。
至于桑喻世等人,則似乎被人遺忘了一般。
除了畢云濤被洪公公帶走之外,他在去往不良人死牢的時候,還見了俞蝶一面,兩個人單獨待了一會兒,誰也不知道洪公公在里面跟俞蝶說了什么,但是,在洪公公出來的時候,俞蝶成為了啞巴,她硬生生咬掉了自己的舌頭。
洪公公一行人來的快,走的也快,都沒有在興安城過夜,只吃了一頓便飯,就急匆匆的離開了。
面對這個情況,許一凡心里其實是很不高興的,不,他是非常不高興的。
畢云濤被帶走,這一點兒,許一凡還勉強可以接受,畢竟,他這次來興安城主要是來談判的,沒有具體參與整起事件當中,而其背后的少爺,可能處于某種目的,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換回了畢云濤。
當然,也可能是皇帝想要親自過問這件事,所以把畢云濤帶走了。
但是,不管怎么說,許一凡意識到,皇帝這次派人來,是來掐滅線索的,不想讓許一凡繼續調查下去。
畢云濤被帶走不說,俞蝶這個唯一知道少爺身份的人,也成為了啞巴,而洪公公來的時間,也太湊巧的一些。
要知道,自從許一凡蘇醒之后,去了一趟死牢,讓胥承業把俞蝶關進小黑屋,在幾天的泡制下,眼看著俞蝶就要崩潰了,即將要招供了,洪公公卻來了,他雖然沒有帶走俞蝶,卻讓俞蝶成為了一個啞巴,這讓許一凡措手不及。
還有一件事,讓許一凡感到不對勁。
這次洪公公來宣讀圣旨,除了圣旨之外,他還帶來了不良人的手令,不管是興安城的官員也好,還是參與行動的不良人也罷,都被提到了,唯獨許一凡似乎被人遺忘了。
許一凡倒不是一定要什么獎賞,而是覺得這件事不正常。
不管怎么說,這一次營救樂萱郡主的事情,他才是名義上的指揮者,雖然真正做事的是胥承業和劉全禮他們,可是,按理說,許一凡這個差一點兒死在這次行動當中的人,不可能不被人提及,然而,對方就是沒有提及。
這件事,不但許一凡感到意外,齊若兮她們也感到意外,但是,卻也不好說什么。
在洪公公宣讀完圣旨離開之后,許一凡也不想繼續待在興安城了,樹立郎中說,許一凡的傷勢需要靜養,齊若兮她們也想讓許一凡再在興安城多待一段時間再離開,可是,許一凡卻等不下去了,執意要盡快離開興安城,回到東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