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東海接到信之后,直接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封長信,在信里把齊賢博給罵了個狗血淋頭,說人家公主都拉下臉,而且人家皇帝都同意了,你丫的還糾結個毛線啊,是不是讀書讀傻了。
總之,在這封信里,崔東海毫不客氣的把齊賢博給教訓了一頓,而他最終的意見,當然是讓齊賢博選擇接受這段婚姻。
也正是因為崔東海的勸說,齊賢博這才下定決心,離開縱橫書院,娶了懷亦公主,而這才有了齊若兮。
在齊賢博大婚的時候,崔東海沒有回去,卻讓人送了禮物過去,禮物也不是什么貴重的禮物,就是一車書而已,這些書,都是這些年,崔東海在東海城辛辛苦苦搜集到的,其中不乏一些孤本、善本,珍貴異常。
好朋友結婚的時候,崔東海雖然沒有回去,可是,在齊若兮出生的時候,他還是去了一趟長安。
對于這個侄女,崔東海還是很疼愛的,據說,齊若兮這個名字,都是崔東海給取的,由此可見,齊賢博和崔東海的交情有多好了。
崔東海除了跟齊賢博的關系很好之外,他跟徐肱的關系,也不錯。
徐肱是當朝宰相,百官之首,而崔東海這些年,在他的治理下,海洲的發展和繁華,是肉眼可見的,對于這樣的能臣,不但皇帝重視,徐肱這個宰相也重視。
而在朝廷當中,有不少人,曾經不止一次的提出,要把崔東海調回長安,在六部當中擔任一個尚書,亦或者是個侍郎,但是,皇帝和徐肱在一番思考之后,還是拒絕了這個提議。
原因無他,海洲拋開東海城不說,其他的幾個縣,其實是很貧苦的,而他們現在的生活能過的這么好,也是因為崔東海一點一點治理出來,如果把崔東海調回長安,那么派誰來接替他的位置?
倒不是說朝中找不到人,而是因為東海城太出名了,太有錢了,一般的官員,在來到海洲之后,往往想的是如何撈錢,而不是發展海洲,萬一派一個不著四六的家伙來,在海洲一通瞎搞的話,影響是很大的。
思來想去,他們還是決定讓崔東海繼續待在海洲好了。
崔東海和齊若兮還有徐詩芷寒暄了幾句之后,他就轉移視線,看向站在最后面的許一凡,滿眼笑意。
看到崔東海的視線,齊若兮立即介紹道:“這位是許一凡,這次我們能安全抵達東海城,還是多虧了他。”
說完,齊若兮就轉過頭,看向許一凡說道:“安然,過來拜見崔叔叔。”
許一凡聞言,只好上前,只是眼神有些復雜的看著崔東海,然后拱拱手,說道:“見過崔大人。”
“嚯!”
聽到許一凡的稱呼,崔東海則似笑非笑的看著許一凡,說道:“一段時間不見,看到我了,還叫我崔大人,連崔叔都不叫了,你小子是翅膀硬了,還是覺得有郡主在身邊,就看不起我這個老頭子了。”
此話一出,所有人頓時一愣,隨即就是一驚,眾人紛紛一臉詫異的看向許一凡。
許一凡放下手,下意識的摸了摸鼻子,一臉無奈的看著崔東海,說道:“我怎么會想到,一洲刺史,居然會住在我隔壁呢?而且還經常來蹭吃蹭喝!”
許一凡的話音剛落,現場再次一片嘩然。
不管是許一凡,還是崔東海,在說話的時候,都沒有那么生疏,反而十分的熟絡,這讓所有人更是震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