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凡在離開常哲翰的辦公房之后,就跟著那位姓李的官員,一起去了庫房。
其實,搬運生鐵這件事,不需要許一凡親自來做,他之所以要過來,是有些手續需要他來做,鹽鐵對于朝廷來說,非常的重要,一下子動用這么多的生鐵,是需要很多手續要走的,畢竟,出了事是需要有人來負責的。
在李姓官員的陪同下,一切流程走的很快,在手續辦理完畢之后,許一凡就讓工人開始裝貨運貨,而他在說了一番感謝的言語之后,也離開了府衙。
離開府衙之后,許一凡并沒有回家,也沒有去百貨樓,而是出城去了。
許一凡出城,當然不是出去散心,而是去海通島附近去看看之前,他在離開東海城的時候,讓云一鳴收購的一大片土地,現在建造的怎么樣了。
東海城城池很大,但是,除了被高高的圍墻圍起來的城池之外,在東海城附近,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島嶼,安壽島和海通島就是其中之一而已。
海通島距離東海城不遠,但是,也不近,大概距離東海城五里路程,步行的話,需要走上半個時辰左右。
海通島說是島嶼,其實,它并不是懸浮在海上的,而是緊挨著大海,是有一大片礁石連接而成的,在海通島附近,有很多荒地,這些荒地,大多數都是無人開墾的,主要是,就算開墾了,也無法種植糧食,與其費勁巴力的開墾出來,還不如去其他地方種植良田。
對于這種完全處于荒蕪的荒地,或者是半開墾的荒地,一般官府都不怎么管,而普通百姓也很少去做這些出力不討好的事情,所以,云一鳴按照許一凡的指示,收購這些荒地的時候,代價并沒有付出多少,前前后后,花費了不到五百兩銀子,就收購了差不多三百畝的荒地。
荒地在收購完成之后,就開始動工建造了,負責建造這里的工人,都不是東海城的人,而是言午堂弟子,從其他城鎮找來的勞力,工錢不高,一天二十文錢,管三頓飯,在工地附近,搭建的還有很多帳篷,可以供人休息。
工地的建造,從許一凡離開東海城之后,就開始緊鑼密鼓,悄無聲息的展開了。
對于這塊荒地的建造,東海城大多數人都是不知情的,一來,海通島雖然距離東海城不遠不近,可是,它靠近南方,地理位置不好,這里沒有什么好看的風景,甚至連垂釣愛好者,都不愿意來這里,自然沒有人關注了,二來,自從百貨樓開業之后,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都盯著百貨樓來,根本沒有心思去理會,在東海城城郊的地方,有人在施工,就算有人注意到了,也不會太在意的。
原本,這里只是一大塊荒地,可是,在經過兩個多月的建設和改造之后,已經模樣大變,三百畝的土地,豎起了一棟棟猶如帳篷的一般的房子,這些房子,大多數都是用大石頭壘砌而成的,看上去平平無奇,跟周圍礁石的顏色很像,從遠處看去,還以為這里只是一片大型的礁石群,走近之后,才會發現,這里其實是一片建筑群。
這些建筑之所以會變成這個樣子,一方面是因為采用的石料都是就近取材的緣故,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建造完成之后,言午堂的弟子,對這些建筑進行了染色處理,最終,才形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這里,是許一凡正式建造的第一個工廠,被許一凡命名為東興工廠。
東興工廠不是用來加工香水或者白酒這些東西的,而是許一凡讓神機營的學生,用來爬科技樹的。
對于一個曾經上過戰場,當過雇傭兵的人來說,沒有什么東西,比槍械更讓他心安了,在安民鎮的時候,許一凡就曾經想要把槍械弄出來,可是,奈何他只要一個人,外加上生鐵管理很嚴格,導致他始終無法如愿。
等到了東海城之后,許一凡在經歷了黑木崖大戰,還有和濮石的殊死搏斗之后,他最大的想法,不是自己可以一躍成為武夫,或者可以成為修行者,而是在心底告訴自己,無論如何,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他都要把槍械給搞出來,不然,他感覺自己的生命時刻都會受到威脅。
對于自己成為粗鄙的武夫,也無法修行這件事,許一凡已經死心了,也徹底的看開了,既然無法成為高武,又無法修行,那他只能另辟蹊徑,通過其他手段來保障自己的安全,而槍械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本來,在離開東海城的時候,許一凡并不是很著急工廠的建成,可是,隨著在汴洲和興安城遭遇的事情之后,許一凡就開始加速推進工廠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