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符十四年的七月,是東海城近些年來,見證奇跡最多的一個月了,整個東海城圍繞的話題只有一個,那就是百貨樓。
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他們見證了什么叫萬丈高樓平地起,在新型建筑材料水泥和磚塊的配合之下,在動用了大量的人工之后,百貨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建造起來,幾乎可以說,一天一個樣兒,讓人見之嘖嘖稱奇。
有人曾經靠近百貨樓,發現,百貨樓的一樓很大,整個一樓空蕩蕩的,不亞于一個小型的足球場,給人一種十分空曠寂寥的感覺,而從二樓開始,就被分為了大大小小,無數個小房間。
說是小房間,其實,這些房間也不小,每一個都是一個中小型的店鋪。
剛開始的時候,人們還覺得這樣的建筑不倫不類的,看的讓人不明所以,可是,當百貨樓整體的建筑完成之后,在外面的各種建造完成之后,開始布置里面的時候,人人才漸漸的回過味來,慢慢品出這些房間的作用了。
百貨樓只用了二十天不到,就已經建造完畢了,其速度之快,超乎人們的想象,當然,之所以這么快,一方面是百貨樓晝夜不休的趕工,另一方面,主要還是做活兒的人多。
整個建筑從外面看,雖然和古色古風的建筑很像,可是,也有些不一樣,整個大樓呈現一個圓柱形,怎么看,都讓人感到有些別扭,但是,在內部開始裝修之后,人們就慢慢發現,整個百貨樓開始變幻模樣了。
首先,整個一樓以黃色和白色為主,當然,這種黃不是皇室常用的明黃,而是淡黃。
其實,在設計圖紙的時候,許一凡起初最想用的顏色,就是明黃了,但是,在跟秋歌她們商談一番之后,還是決定改用淡黃,因為明黃往往象征著皇家,雖然大炎王朝不禁止普通百姓使用明黃,可是,很多人為了避嫌,也為了凸顯自己對皇權的尊重,幾乎不會使用明黃,就算是淡黃,也用的極少。
整個一樓,上半部分用的是淡黃色的涂料,下半部分,用的是白色,而在吊頂,也是以白色為主,走進去之后,給人一種富麗堂皇的既視感,而最引人矚目的,還是在一樓中間的位置。
在中間的吊頂上,懸掛著圓桌大小的一個吊燈,吊燈不是金銀打造的,也不是一些寶石制成的,而是用水晶做成的,說是水晶,其實就是玻璃。
這些玻璃全都被雕刻成菱形,白天的時候,當陽光照射進來的時候,整個吊燈會散發出奪目的光彩,而到了晚上,到蠟燭亮起的時候,因為它們的反射,整個大廳會顯得格外的明亮。
整個百貨樓的內部,呈現一個回字形,就是四周都有商鋪,而中間是空著的,站在樓上,居高臨下的看下來,可以清晰的看到下面的人,只是,人看起來很小而已,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這么說呢,整個百貨樓的構造,很像現在的商場。
其實,許一凡在設計百貨樓的時候,就是按照現在商場的模式去設計的。
除了百貨樓整體的形狀很奇怪,內部的設計也讓人耳目一新之外,更讓所有人感到驚奇的是,百貨樓從一樓到七樓外面全都是鏤空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類似窗戶或者門的設計。
這些窗戶,到現在都沒有填補上,看上去,就像是一張張大嘴一般,讓人感覺有些恐怖,有些滲人。
七層妖樓!
不知道是誰,率先給百貨樓起了這么一個綽號,很快,七層妖樓這個綽號,就開始在東海城流傳開來。
說百貨樓是妖樓,在現代人看來,聽起來很可笑,可是,對于那些第一次看到這樣建筑的人,還是覺得百貨樓很妖異,稱之為妖樓也絲毫不為過。
八月初。
這天,又有一大批商隊從城外,驅使著馬車,來到了百貨樓。
這些馬車很大,但是,上面放置的東西很少,全都是一塊塊透明的塊狀物體,馬車走的很慢,可是,隨行的人卻不少,一個馬車旁邊,最少都有五六個人。
這些日子,很多人已經習慣了有運送貨物的商隊進入百貨樓,最初的時候,是成噸成噸的水泥、沙子、磚塊、瓦片還有鋼筋,而后面就是各種家具了,這一次,又出現了一些新的東西,雖然不知道這些東西是什么,但是,看起來應該也是第一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