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大炎王朝的國力已經在走下坡路,戰斗力出現了嚴重的下滑。
不管是哪種可能性,對于大炎王朝來說,都不是什么好事兒,此次兵敗,大炎王朝要展開激烈的反擊,那是肯定的,也是可以預見的。
一旦大炎王朝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西域,那么,北蠻和南夷這兩個王朝,不可能沒有一點兒反應,現在,南夷和北蠻邊境還沒有傳來新的消息,這本身就是一個壞消息。
如果,他們在得知大炎王朝西征失敗,立即就采取進攻的態度,那還不足為慮,畢竟,炎武帝既然敢三線作戰,肯定是有很大底氣的,可是,現在他們卻沒有絲毫動靜,只是和大炎王朝保持對峙,這說明什么?
說明他們在等待時機。
此次殷元魁入京,帶兵西征,他要做到三件事。
第一,自然是打勝仗。
第二,戰爭結束的時間一定要快,不能拖太久。
第三,損失不能太大。
一旦出現打了敗仗,那北蠻和南夷,肯定會隨之而動的,到時候,不單單北蠻和南夷會行動,西域肯定也會乘勝追擊的。
如果沒有出現打敗戰,而是陷入膠著和僵持的局面,這對大炎王朝也是不利的,時間拖的越久,勝利的希望越小,就算最后打贏了,估計也是慘勝,兩敗俱傷。
而一旦這種情況出現,對中原虎視眈眈的北蠻和南夷,豈會放過這個機會?
如果北蠻和南夷也參與其中了,那么,一場亂戰肯定會爆發開來,而且是以極快的速度爆發出來的,等到那個時候,就算大炎王朝不想打,也不得不打了。
想到了這些,許一凡不由的嘆了口氣,站起身,走到院中,仰起頭,看著天空,喃喃道:“果然,亂世來了啊。”
-------------------------------------
在殷武找到許一凡,談妥了兵器鍛造這件事之后,許一凡就開始忙碌起來。
他沒有繼續待在東海城,而是去了東興工廠。
自從百貨樓開始重建,東興工廠就已經暴露了,而很多人都在關注著這里,不過,因為有官府的人在附近把守,一般人很難進入其中一探究竟。
但是,從十一月開始,有心人發現,每一天都有無數人進駐東興工廠,而且,還有一支三萬人的鎮海軍,也進駐了工廠,這家原本是民營的工廠,一下子就變成了軍工廠。
除了每天有很多人進入工廠之外,人們還發現,在東興工廠的外面,每天都有無數的馬車、牛車,拿著各種貨物,進入了東海城,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生鐵了。
大炎王朝要打仗的消息,早就開始傳播了,而在這段時間,東海城開始征兵了,已經有不少人應征入伍,當然了,除了征兵之外,東海城還開始了募集糧草。
東海城作為商人遍布的城池,想要籌集糧草,其實是很容易的事情。
當然了,不單單是東海城在征兵和募集糧草,全國各地,都在進行類似的活動,一時間,整個大炎王朝的氣氛,都變得無比的凝重起來。
大炎王朝以武立國,人人善武,雖然之前出現了兵敗的情況,但是,在征兵的時候,還是有無數人選擇了入伍,準備在軍武當中,大展拳腳,博得一個好的前程。
而在這個時候,有一行人,從長安來到了東海城,一場新的風暴,即將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