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李嗣源開始展開了行動。
說是行動,其實跟在長安城沒有什么區別,無非是每天尋找各種借口,去往滄海別苑去見徐詩芷,見面之后,聊聊天,說說話,要么就是邀請她們在東海城游玩。
徐詩芷雖然不喜歡李嗣源,但是,作為宰相之女,該有的教養和素質還有有的,雖然不會給李嗣源什么好臉色,卻也不會當面折對方面子,在對方多次邀請之下,她還是耐著性子陪著對方在東海城轉了轉。
只是,兩個人的關系并沒有因此而有所進展。
之前,很多人猜測,李嗣源會對百貨樓或者對許一凡出手,然而,李嗣源并沒有這么做,這讓很多人感到好奇和疑惑起來,不過,對此很多人也不著急,看著就是,如果李嗣源真的想出手,遲早會出手的。
隨著一場暴雨的侵襲,冬天真的來了,氣溫下降的厲害,而出海的人也越來越少,大多數人都在為冬天做準備,有些人已經開始為過年而忙碌起來。
轉眼之間,就到了十二月份。
十二月三號。
東海城迎來了第一場雪,雪并不大,淅淅瀝瀝的飄著雪花,伴隨著雪花的到來,還有凌冽的寒風。
這一天,李嗣源再次來到了滄海別苑,邀請徐詩芷她們后天去參加一個詩會。
詩會,無論是在長安城,還有在其他的地方,都是經常發起的事情,很多文人才子才女,都會去參加,有的人想一鳴驚人,而有的人則是去混個臉熟,尋找一些關系,當然,更多的人只是去湊湊熱鬧而已。
東海城雖然每年也舉辦類似的聚會,但是,因為東海城的特殊原因,參加詩會的人很多,大多數都是一些本地的仕子而已,就算出名,也不會引起太大的轟動。
但是,這一次詩會則不同,是李嗣源組織發起的,而響應的人很多。
這段時間,李嗣源除了每天來往滄海別苑之外,他也開始拜訪東海城很多勢力,自然也認識了不少文人,而之所以組織這次詩會,主要是因為東海城該逛的地方,他和徐詩芷都逛的差不多了,沒什么地方可去,再說了,冬天來了,外面天寒地凍的,人人都想待在家里。
于是,李嗣源就找了個由頭,說要舉辦詩會,這讓這段時間,圍在李嗣源身邊的很多讀書人,頓時激動起來。
雖然,李嗣源的年齡不大,跟大多數人的年齡差不多,甚至還有年輕很多,可是,對于這些讀書人而言,以往的詩會可以不參加,但是,這次必須參加。
一來,李嗣源作為燕王現在唯一的兒子,他的大腿不是想抱就能抱的,這是一個機會,如果能夠在詩會上一鳴驚人的話,肯定會吸引李嗣源的關注,雖然不可能立即飛黃騰達,但是,被李嗣源記住,就意味著一種機緣,說不定可以成為李嗣源的幕僚或者門客。
要知道,大炎王朝讀書人很多,做官的人卻不少,可是,真正能做官的,或者能待在書院做學問的,畢竟還是少數人,而大部分讀書人,雖然有功名在身,卻沒有門路,只能賦閑在家。
讀書人雖然自命清高,可是,他們也是普通人,也需要吃喝拉撒,需要花錢的,單靠名聲是不行的,而在這種情況,他們最好的選擇就是找到一份差事兒,比如成為富貴之家的門客,或者成為幕僚,從而獲得一份穩定的收入。
二來,以往東海城的讀書人不受重視,詩會自然也備受詬病,成為其他洲的笑料,這讓他們很是不忿,而這次是李嗣源召集的,意義就不一樣了,他作為一個皇室成員,親自召開詩會,本身就是對海洲讀書人的一種肯定,釋放出來的一種善意,有了這些,就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