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也是人們忙碌一整年,獲取回報的時候,然而,當秋天過后,進入冬天的時候,一切都會變得蕭瑟起來。
寒冬臘月,除卻一些豪門大戶,又或者是一些沒心沒肺的孩子們,冬天,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其實是很難捱的。
每年,秋收之后,人們就開始準備柴薪,為冬天做準備,這個世界的冬天和古代的冬天,其實沒有什么不同的,除了寒冷還是寒冷,很多人在忙完秋收之后,就開始進山打柴,有人會把打好的柴薪送到城池當中,換取微薄的利益,而有的人則是給自家做準備。
生活在一個皇權時代,幸運只是少部分,不幸才是常態。
對于那些家境實在貧寒的人,他們每年打了不少柴薪,賣給一些人家,待到冬天來臨的時候,卻淪落到自家沒有柴薪度日的境地,這樣的情況不是沒有,而且還不少,畢竟,相對于取暖,活下去才更重要一些。
判定一個世道是好是壞,往往就看冬天,一個城池內死的人多少了,只要城池內沒有出現大量凍死人的情況,那這個世道就是好的,至于那些連三九天都熬不過去的人,只要不是死在城內,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
東海城雖然說位于東方,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它還是隸屬于北方的,在北方,燒炕那是常態,而東海城雖然沒有這種習俗,但是,當冬天太冷的時候,也會燒炕的。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冬天難捱,能不動當然是最好不動了,裹上幾床被子,一家人擠在一張床上,那是最溫暖的時候,而每一次的下床,都無異于是一場災難。
元符十四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這個冬天來的極晚,卻異常的苦寒。
在小年前,東海城迎來了第一場雪,雪連續下了好幾天,不過,最終還是停了,就在所有人認為,下一場雪應該是在年后才會抵達的時候,它卻在除夕夜降臨了。
冬日的東海城,少了幾分喧囂,卻多了幾分熱鬧,尤其是在大年三十這天晚上,家家戶戶,不管有錢沒錢,都會吃上一頓好的,有錢人自然吃的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而沒錢的人,也會在這一天,咬咬牙買上一點葷腥,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糙米飯,也算是過了一個不錯的新年。
除夕的這場雪,從下午就開始下了,起初,只是淅淅瀝瀝的小雪花,到了天色漸暗的時候,雪逐漸加大起來,而到了戌時左右,外面已經開始下起了鵝毛大雪。
大雪,對于文人來說,那確實一件好事兒,畢竟,能夠讀得起書的人,家境往往都不算太差,家境不好的別說讀書了,識字都很奢侈,人們常說窮文富武,其實,這說的是那些有錢人,讀書在對于他們而言,只能走官場,靠著水磨工夫,一點一點的往上爬,而習武就不同了,可以上陣殺敵,建功立業,只要豁得出去,就能贏得一場大富貴,從而飛黃騰達。
當然,讀書人只要埋頭苦讀就可以了,而武將則需要夏練三伏,冬練三九,不得有一絲一毫的松懈,受傷對于他們來說,那是常態,如果家底不夠殷實的,估計就那受傷之后的醫藥費,都是個問題。
可是,習文也好,習武也罷,對于生活在最底層的人們來說,其實差別不大,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活下去,只要能活下去,那這個世道就不算太差。
天黑之后,家家戶戶都無比的熱鬧,談天說地,吟詩作賦,好不熱鬧,外面大雪嘩嘩的下著,讓很多文人來了靈感,開始詩興大發,偶爾也能做出幾首好詩來。
官府在這個時候,早已經下值了,除了一些比較倒霉的家伙,需要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大多數人都回到自己家里老婆孩子熱炕頭了,這讓那些倒霉的家伙,是無比羨慕和嫉妒的。
衙役們回家吃團圓飯了,巡邏隊在巡邏兩次之后,也各自回家,而守衛軍除了個別留職的人,大多數也回家,或者返回軍營,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了。
因為下雪,之前繁華而擁擠的街道,此刻行人寥寥。
戌時左右,有一行人從驚雷客棧走出,在離開客棧之后,他們或者獨行,或者兩人同行,亦或者是三五成群,匆匆的消失在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