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崔東海在想到這件早已經被眾人遺忘的讖語的時候,他意識到,黑衣人說的大劫將至,指的應該不是千年王朝更迭的劫難,而是傳說當中的翻天覆地的大劫,這讓崔東海一時之間,有些難以抉擇。
-------------------------------------
都蔚府!
相對于刺史府的門庭若市,都蔚府這邊就安靜許多了,前來府邸拜訪的,大多數都是軍營中人,還有一些跟軍方有交集的官員,大部分文官是不會來的。
這種情況也很正常,畢竟有些規矩是要遵守的,武將不得插手地方管制,而文官也不得干涉軍政,這是鐵律,無論哪個朝代都是如此。
東海城出事兒了,殷武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就在他準備派出黑甲兵去查探情況的時候,有人登門拜訪。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鎮海軍的副將湯和昶。
正廳當中,殷武看著坐在下手喝茶的湯和昶,他眉頭緊蹙。
“湯副將,你不在軍營當中,來東海城作甚?”
面對殷武的質問,湯和昶悠悠然的喝著茶,然后,放下茶杯,看了一眼殷武,笑著說道:“正值除夕,本將來看望都蔚大人,怎么,都蔚大人不歡迎?”
鎮海軍當中,除了大將軍殷元魁之外,還有兩名副將,分別是李建凱和眼前這位湯和昶。
李建凱是皇室成員,此人權利很大,僅次于大將軍殷元魁,不過,李建凱在進入鎮海軍之后,很少插手具體的軍務,很多事情都是殷元魁和其他人商量著絕對的,看似很好說話,但是,鎮海軍的將領都知道,李建凱看似是個可有可無的人,可是,他一旦開口說話,就算是大將軍殷元魁也不敢無視的。
湯和昶既不是皇室成員,也不是鎮海軍內部提拔的人,他也是將門之后,湯家在大炎王朝,是屬于那種看似不起眼,但是位置很高的家族,湯家是武將大家,每一代弟子,都參軍入伍,為大炎王朝立下過汗馬功勞,沒人敢輕視這個家族。
不過,湯家在打仗方面是沒的說,只是,在政治上,卻很少發表言論,而且湯家不屬于任何一個黨派,他始終保持著中立,如果說湯家是站在哪邊的話,那他就是站在皇帝這邊的。
湯和昶在鎮海軍當中威望很高,這一點兒,哪怕是殷武都無法比擬的。
這一次,殷元魁奉旨入京,鎮海軍的兵權就交給了湯和昶,這一點兒是沒有異議的。
大將軍殷元魁跟李建凱和湯和昶關系都不錯,但是,殷武卻跟湯和昶關系不咋地,一來是政見不合,殷武比較激進,而湯和昶比較保守,很多時候,兩個人因此而發生爭吵,二來,殷武和湯和昶曾經因為一個女子,而鬧得非常不愉快,只是這個女子最終兩個人誰也沒嫁,而是去了長安,本應該一笑泯恩仇的兩人,卻始終都在怨懟對方。
聽到湯和昶這么說,殷武皮笑肉不笑的說道:“歡迎,當然歡迎,只是,大將軍臨行前,把鎮海軍的兵權交由湯副將掌管,現如今東海城是多事之秋,湯副將這個時候離開軍營,是否不妥啊?”
湯和昶笑了笑,說道:“軍營一切都好,我也好久沒來東海城了,聽說東海城的百貨樓和四季樓很有意思,就想借機來看看。”
“哦?湯副將什么時候對這些東西感興趣了?”殷武緊皺的眉頭,又皺緊了幾分問道。
湯和昶不在說話,而是拿起茶杯,開始自顧自的喝茶,似乎他這次來,就是來玩的,但是,殷武卻不這么想,他隱隱的感到事情有些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