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萱郡主等人的離開,并沒有在東海城引起太大的波瀾。
此時的東海城,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寧靜氣氛當中,但是,自從除夕那晚之后,整個東海城每天都在死人,每天都有人被抓捕,不過,這些事兒都跟普通人無關。
許一凡從不良人監牢出來之后,就回到了許府,然后就沒有了任何的動靜,不管外面怎么變化,每天發生了什么,許府都沒有任何的動靜。
在樂萱郡主等人離開東海城的第二天,百貨樓再次開業了。
新的一年開始了,各個工坊又開始運作起來,而老百姓們也開始了新的一年的忙碌。
百貨樓還是一如既往,每天進進出出百貨樓的人不凡幾多,但是,在這群人當中,已經有不少熟悉的面孔不見了,其中就包括東海城一些官員的家屬。
百貨樓的大掌柜還是秋歌,整個百貨樓的大小事務,都是秋歌一個人在操持著,許一凡出來之后,既沒有去百貨樓,也沒有去工坊,更沒有去工廠,他每天都待在家里,外面發生的一切仿佛都跟他無關一般。
時間總是片刻不歇的流逝著。
正月二十號,日月齋來人送來了請柬,日月齋齋主姬如雪邀請許一凡明日去日月齋一敘。
許一凡在收到請柬的時候,他正在院子當中跟李南北切磋。
說是切磋,其實就是挨打。
從監牢出來之后,吳鉤等人也跟著來到了許府,來的人不少,不過,許府在安排的下,他們就在許府住下了。
吳鉤這次召集了三十余人,在除夕夜當晚,殺入監牢的有十八人,最終活著走出來的,只有十人,而這十人當中,有三個因為重傷不愈,出來沒多久就死了,還有兩人成為了殘疾,其他人都不同程度的受了傷,哪怕是吳鉤,也受了不輕的傷勢。
說實話,對于這次劫獄行動,吳鉤根本都沒打算活著出來,而最終他們卻活下來了一部分人,這不得不感謝劍閣和霸刀山莊的人,如果不是他們的出現,或許,吳鉤他們就真的出不來了。
吳鉤這次召集的,是以前在俠義軍當過兵的人,他們要么是很早之前,就退出俠義軍的,要么是在那場清洗行動當中,僥幸存活下來的人,總之,這群人都曾經是許淳的麾下。
這一次,吳鉤召集他們的時候,原本以為人數會更多一些,但是,真正來到這里的,卻只有三十余人而已,這讓吳鉤無比的憤怒,又無比的無奈。
其實,對于這個結果,吳鉤也是有所預料的,畢竟,當年跟隨許淳的人,都是懷著各自心思的人,在許淳倒下之后,這群人也只能做猢猻散了,有的人厭倦了打打殺殺,選擇過上隱姓埋名的生活,有的人也因為宗門或者其他的原因,無法左右自己的人生,也有的人,選擇遺忘這份情誼,江湖人重情誼不假,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重情誼的。
這三十多人,最終活下來的,也不過才十來人而已,對于他們,許一凡的觀感是很復雜的。
劍洲的人和霸刀山莊的人,并沒有住在許府,他們選擇住在客棧,一來是許府還是太小了,安排不了這么多人居住,二來,不管是劍洲的人也好,還是霸刀山莊的人也罷,都不是那種喜歡熱鬧的人,既然他們不想住在許府,許一凡自然不會勉強。
霸刀山莊一共來了九人,除了劉冬瓜和她八個義兄之外,剩下的十余人,都是跟霸刀山莊有著很大交情的人,這些人不是俠義軍的人,但是,多多少少都跟俠義軍有種某些聯系,甚至有些人的父輩或者子侄輩,都曾經是俠義軍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