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政這一生,可以說是把一個草根皇帝的優點發揮到了極致,先成軍,后攻城,緩稱帝,在稱帝之后,開始大力整治軍隊,發展并且強大軍隊,單單就這些事情,是很多皇帝做不到的。
不是他們看不到軍隊的重要性,而是人性的劣根性,很多人在有了軍隊,有了力量之后,就很容易腐-敗和墮落,為何在歷史上,很多農民起義軍剛開始的時候,人數擴張的非常恐怖,經常出現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軍隊,而最終他們卻在朝廷的鎮壓下,很快就覆滅了?
一方面是農民起義軍本身就沒有多少戰斗力可言,這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拼命訓練的正規軍無法相提并論;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沒有野心。
最好哄騙的,也容易煽動鬧事兒的,往往不是武將,也不是讀書人,而是這些農民,他們一生最大的心愿,無非就三個字,活下去。
很多人在起義的時候,都會跟著大部隊走,看著別人加入了,混的不錯了,他們自然也加入其中,殺官員,斗-地-主,打土豪,他們把之前受到的種種苦難,全都一股腦的發泄在這些人身上,這也是為什么,在起義初期的時候,軍隊的人數會想滾雪球一般,急速擴大,可是,越到后期,加入的人越來越少,甚至有些人會選擇脫離軍隊。
當一個人把心中積攢多年的仇恨、不滿發泄出來之后,他們能得到什么?
除了片刻的歡愉和滿足之外,更多的還是空虛,而在這個時候,他們往往就面臨著兩個選擇,要么繼續一路拼殺下去,要么是選擇離開。
對于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來說,他們眼中所謂的好日子,不是那些身處高位,或者有錢有勢眼中的好日子,他們眼中的好日子,無非就是吃得飽,穿的暖,住的還可以,還有田地可以耕種,有了這些東西,他們就滿足了,至于什么開疆拓土,列土封疆,成為開國功臣什么的,他們是很難去想的。
在起義之初,他們痛恨那些貪官污吏,還有那些地主富豪,然而,當他們隊伍壯大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他們也逐漸成為了當初他們最憎恨的人。
有人在起義之后,得到了一筆錢財,覺得日子可以過的不錯了,他們又不想繼續拼殺下去,畢竟,起義也是有風險的,也會死人的,于是,有一部分人就會選擇拿著到手的利益離開;
有一些人,在持續的暴亂和血腥當中,激發了他們原始的獸-性,成功的成為了一個嗜殺之人,他們的欲望和野心,一步步的被激發出來,當他們擁有了一些東西之后,他們不會感到滿足,反而還想要更多,而這些人,往往都是起義軍當中的中高層。
當然了,還有一些人選擇起義,純粹是為了做一番事業,殺人放火受招安,這是他們最原始的選擇。
一支派系林立,又勾心斗角的軍隊,是走不遠的,而且在沒有更大的野心驅使下,他們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滅亡,純粹是曇花一現。
遠的不說,單單只說在中國的歷史上,農民起義發生過無數次,然而,真正成功的,一個都沒有,包括所謂的李自成起義,也都不算是純粹的農民起義。
一股勢力,當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他們都會出現瓶頸,能夠打破瓶頸,那他們可以走的更遠,如果打不破瓶頸,那他們除了滅亡之外,沒有更多的可能性了。
南唐的建立,不算是農民起義,因為玄冥山寨在之前,就已經是南夷數一數二的大勢力了,再加上有江湖人和修行勢力的支持,他能走到現在,打下這么大一片基業,是相對容易的。
李鴻政現在思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過完年之后,要不要北伐。
雖然現在是冬天,距離適合開戰的時間還很長,但是,如果要準備開戰的話,那很多準備工作都需要提前去做,像殷元魁之前的西征,大炎王朝就足足準備了半年時間,而殷元魁之所以在西征之后,一路上所向披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前期準備做的無比的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