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準備落子的寧致遠,聞言之后,猛地抬起頭,一臉詫異和疑惑的看著許一凡,猶豫半晌,才問道:“秦朝的秦?”
許一凡也抬起頭,看了一眼寧致遠,笑著點點頭。
“他有皇室血脈?”寧致遠又問道。
“有,而且是純正的皇室血脈。”
“那那個閻小藝呢?”寧致遠又問道。
“聽說過羅網嗎?”許一凡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
寧致遠點點頭,羅網他自然聽說過,不過,知道羅網存在的人,卻不是一般人。
大炎王朝的特殊機構,除了眾所周知的不良人之外,還有兩個特殊組織,一個是影衛,他們既是皇帝的影子,又是死士,專門負責保衛歷代皇帝安危的人,另一個就是蛛網,相對于影衛,蛛網就更加的神秘莫測了。
蛛網是做什么的,都要哪些人,首領是誰,無人得知,哪怕是朝中的大臣,都知道的不多,甚至很多官員都沒有聽說過蛛網這個名字。
羅網就是前朝皇帝手里的一支特殊存在的力量,他們是誰,負責做什么,都有什么人,無人知曉,只知道他們的勢力很大,實力也很強,是皇帝身邊最后一道防線了。
當年,秦朝被炎朝推翻的時候,皇宮內能夠有不少皇室嫡系子嗣逃出長安城,就是因為這是羅網的人一手指揮和策劃的。
秦朝在最后滅國的時候,死的最多的其實不是秦軍將士,而是那些之前上不了臺面的小人物,而在這些人當中,有兩種人是值得記住的,其中之一就是羅網。
當年,羅網向眾人展現出了他那驚人的實力,為了掩護皇室眾人撤退,羅網死了無數人,這些人加起來,不比一支小型的軍隊差多少。
據說,當年南夷唐門會出手相助,就是因為羅網的原因,至于真相是不是這樣,那就不得而知了,畢竟,事情已經過去了近千年了,還有誰記得這些事兒,又有誰會去翻那本老黃歷呢?
至于另外一種人,是人們最不愿意提起的,也是最值得敬佩的人,那就是秦朝皇宮內的太監。
說起太監,人們最大的印象,就是公鴨嗓,低眉順眼,奴仆......諸如此類的印象,可是,當秦朝這座帝國,大廈將傾的時候,在炎軍攻入皇宮的時候,是這些做了一輩子奴才,都稱不上是男人的太監們,堅守在了最后一道防線上。
秦朝皇宮內有上萬的太監宮女,在皇宮被攻破之后,大部分的太監都戰死了皇城內,而剩下沒死的,最終也都選擇了自刎,當時,攻入皇城的大將軍,在看到這一幕之后,忍不住搖頭嘆息,對于那些太監的自-殺,他并沒有阻止。
在史書當中,有十余個王朝,記錄了很多史實,可是,關于太監的記載,是少之又少,就算有,也都是一些不怎么好的名聲,什么宦官弄權啊,什么宦官干政啊,類似的事情有不少,而有關太監美名的記載,少之又少,可是,在炎朝的史書當中,就清晰無比的記載了秦朝末期,秦朝太監的戰死皇宮的事情。
當然了,史官在記載這件事的時候,不是沒有人反對,而且還鬧得很大,最后,還有炎高祖親自發話了,這才得以記載下來,不然,在后世,又有誰記得那些宦官的死活呢?
“閻小藝是羅網的人?羅網還存在?”寧致遠無比詫異的說道。
許一凡表情凝重的點點頭,說道:“閻小藝確實是羅網的人,而羅網也一直都存在,不過,我也是前不久才不知道這件事的。”
“你是如何知道的?”寧致遠好奇的問道。
“不良人和方士告訴我的。”
“運來如此,我一直以為,羅網早在數百年前,就已經解散了呢。”寧致遠喃喃自語道。
其實,不止是寧致遠這么認為的,許一凡也一直這么認為的,對于羅網的時候,史書上是沒有記載的,許一凡之所以知道羅網的存在,是在野史上看到的,再加上,當時孫瞎子提起過羅網。
羅網還有一個別稱,閻羅殿,意思就是,看到羅網的人,就仿佛看到了閻王一般,這一點兒,跟現在大炎王朝的不良人很相似。
閻羅殿,閻羅寨,看似是不相干的兩個勢力,其實,他們是有一定聯系的,當然了,現如今的閻羅寨只是一群土匪,而且閻羅寨只是羅網諸多勢力當中的一個而已,類似的勢力,蛛網也有,而且只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