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人們的打扮和中原人沒有什么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這些人更黑一些,更健碩一些,穿的更清涼一些,另外,在中原極少看到的道士,在這里隨處可見,而道觀更是鱗次櫛比。
上了岸之后,陸沉就跟著大師兄,去往了一座高山,高山高聳入云,壁立千仞,緊鄰著大海,而靈寶道人告訴他,這里就是東海之濱了。
山很高,也很陡峭,不管是上山,還是下山,都很困難,初次登山的陸沉,足足用了三天時間,才抵達山巔。
原本,陸沉以為,這座山這么高,山巔的風景肯定很好,建設的也很美好,然而,等他真正的到了山巔之后,卻大失所望,在高山之巔上,除了一座破舊不堪的道觀之外,就沒有其他的建筑了。
道觀真的很破舊,相對于現在看到的靈隱觀來說,還要破舊,還要古老,靈隱觀破舊歸破舊,卻經常修繕,然而,陸沉當時看到的那座道觀,除了破之外,就是舊了。
道觀無名,而道觀的人也不多,陸沉在哪里修行了幾年,攏共看到的活人,也就一只手都能數得過來。
沒有看到大海之前,陸沉很渴望看到大海,而等看到大海之后,陸沉卻發現自己暈海,沒有爬山東山之前,陸沉也很期待和好奇東山之巔的情況,可是,等他爬上去之后,才發現,娘希匹的,他居然恐高。
在東山待著的那幾年,他每一天都過的心驚膽戰的,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從山巔掉下去了,如果從東山上掉下去,那結果不用想了,肯定死翹翹。
唯一讓陸沉感到可以慰藉一下他那顆受傷的心的,只有東山之巔上的兩個同齡人。
其中一個少年,長得很俊美,甚至可以說漂亮,陸沉在沒有遇到少年之前,他對自己的俊朗,還是十分有自信的,可是,在看到少年之后,他就有些自慚形穢了,不過,沒事兒,這種強烈的落差感,他從另外一個人身上找到了,因為對方是個胖子。
少年姓李,名璇璣,是他的小師兄,在他沒有拜入道門之前,李璇璣就是關門弟子,而現如今,他成為了關門弟子。
李璇璣不但人長得漂亮,修行的天賦也極好,在他下山之前,李璇璣已經是七品龍門境巔峰了,半只腳已經踏入觀海境,這么長時間過去了,想必李璇璣也已經破境成功,成功躋身觀海境了吧。
另外一個胖子,姓唐,沒錯,那個胖子少年就是唐萬三,曾經和許一凡見過面,還同行了一段路程。
起初,陸沉以為唐萬三也是道門中人,可是,后來他才知道,唐萬三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道門中人,只是他的身份很特殊,可以在道門當中任意行走。
李璇璣對這個小師弟很好,經常教授他一些道門的修行法門,可惜,陸沉似乎是一個反應很遲鈍的人,在東山待了好幾年,也才勉勉強強,一路上跌跌撞撞的踏上了修行者的道路,現如今的他,也才是八品感應境中期,其實力相當于五品武夫,只是,自己知道自己的本事兒。
就陸沉的底子和實力,別說跟五品的打架打不贏了,甚至,他連六品武夫都不一定打得過,而且陸沉的膽子比較小,能好好說說的,絕對不動手,就算動手,那也是跑路。
在東山上,三個少年當中,唐萬三的年齡最大,卻修為最為稀爛,比之陸沉還不如,李璇璣則傲視他們二人,獨占鰲頭,總而言之,陸沉在東山的這些年,始終處于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存在,對此,陸沉也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他反而覺得這樣挺好。
然而,陸沉真的是一個天賦極差,悟性極差的稀爛貨嗎?
其實不是的,陸沉的天賦很好,悟性也很好,只是,他入門的比較晚,再加上,他無比的懶惰,屬于那種能坐著絕對不站著,能躺著絕對不坐著的存在,對此,不管是大師兄也好,還是小師兄也罷,都沒有說什么。
唐萬三跟陸沉在一起的時間并不長,就在陸沉進入東山修行的幾個月之后,唐萬三就離開了東山,據說是去中原做事兒去了,沒有了唐萬三這個墊腳石存在,天天跟妖孽李璇璣待在一起,他就更提不起任何修行的欲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