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月一號開始,許一凡就極少露面,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感染部,這讓很多人感到很意外,尤其是中高層將領。
對于這個皇帝欽點的參將,西征軍上上下下,全體將士對他的感觀都很復雜,說他年輕吧,做人做事無比的老辣,說他鐵血無情吧,他又是戰斗在第一線,總而言之,他是一個很復雜的人。
自從臨時醫院建造好之后,每天,這里都會送來很多人,輕傷兵,重傷兵,還有感染者,從最初的每天數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患者送來,到最后,每天送來的只有那些在戰場上負傷的人,感染者很少了,幾乎是沒有了。
輕傷兵也好,還是重傷兵也罷,這些人被送到傷兵部之后,都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治療,不但得到了治療,而且效果還不錯。
在這半個月的時間里,第一例外科手術,第一例內科手術,第一例截肢手術,第一例開顱手術,都是從在這里開始的,而且是許一凡帶著那五十名年輕的不像話的醫療隊的成員完成的。
很多傷患,他們都認為那是必死無疑的傷勢,卻在許一凡等人的治療下,不但活下來了,而且還治愈了,盡管后遺癥不小,對人體的損傷很大,但是,他們活下來了,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奇跡。
在軍隊當中,很多傷兵并不是死在了傷勢上,而是死在傷口感染和并發癥上,以前,出現這種情況只能硬抗過去,但是,現如今,他們雖然依舊依靠自己硬抗過去,但是,相較于以往,存活的概率大了很多。
在這段時間里,許一凡一共研制出來了兩種藥,一種是為了手術而專門研制的麻沸散,一種就是青霉素了。
麻沸散的研制,許一凡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由曼陀羅花一斤、生草烏、香白芷、當歸、川芎各四錢,天南星一錢,共六味藥組成。
麻沸散是華佗創制的外科手術的麻醉藥,《后漢書·華佗傳》載:“若疾發結于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
至于是否真的是華佗創制的,尚未可知,麻沸散是否真的具有僅僅口服就能達到麻醉的效果,在試驗當中,其實已經證實,那是不可能的,而且許一凡研制出來的麻沸散,也是根據改良而弄出來的。
雖然麻沸散不具備僅需要口服就能達到全身麻醉的效果,可是,許一凡卻以另外一種方式,做到了這一點兒,那就是用高度烈酒送服。
酒水,在西征軍當中并不缺,畢竟,連下六國之后,不管王國大小,庫藏還是很豐富的,而許一凡來了之后,幾乎把大部分的酒水,都給搜集起來,再次進行提純煉制,從而獲得了度數更高,純度也更高的酒水,從而用于醫療之上。
當然了,許一凡這樣做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尤其是那些將領,當他們看到一壇又一壇的白酒被拉走,那心疼的樣子,比許一凡搶了他們媳婦還難受,雖然引起了不滿,可是,當他們知道這些酒水是用來救人之后,再多的不滿,也只能忍著。
就在傷兵部不遠處,建立了一個釀酒廠,而負責這項工作的,不是西征軍的軍人,而是許一凡從眾多徭役當中,挑選出來的老人,這些老人無一例外,都曾經釀過酒,而且手藝還非常好。
想要把已經成型的酒水,再次今天提純,工序很繁瑣,難度很大,但是,在量變引起質變的情況下,還是勉強達到了許一凡的要求,大部分酒水的度數,都在四五十度左右。
麻沸散本來就具有一定的麻醉效果,再加上高度白酒的刺-激下,很多傷兵在服用之后,直接就暈過去了,而這也起到了麻醉的效果。
其實,還有一種更好的麻醉品可以替代這些東西,那就是罌粟,這種東西在中原沒有,可是,在西北的一些地方卻存在,別人不認識,許一凡卻認識,只是,量很少,想要讓罌粟替代麻沸散,還是不行,不過,許一凡還是讓人去搜集了很多罌粟,曬干,研磨成粉末,在針對一些重傷兵的時候,給他們服用。
對于罌粟這種東西,許一凡用的時候,無比的謹慎,因為搞不好就會死人,就算不死人,一次性弄的太多,也會成癮的,但是,特殊時期,哪里顧得了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