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廉家在京城的地位和影響力一落千丈。
有傳聞說,廉家之所以會遭此橫禍,是觸及到了皇帝的逆鱗,也有人說,是因為廉家手伸的太長,觸及到了不良人的逆鱗,更有人說,廉家之所以倒霉,是因為他們得罪了房家,至于真相究竟如何,已經淹沒在歷史的塵埃當中。
京城家族的起起落落,其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只要家族沒有徹底覆滅,只要有人在,完全可以重回巔峰,然而,廉家卻沒能再次站起來,至少,在炎武帝登基之前,廉家是沒能站起來。
可能是兩次致命的打擊,把廉家的心氣給打沒了,也可能是家中的傳承出現了重大的問題,在一百多年出事兒之后,廉家后面的幾任家主,別說崛起了,守成都不足,一代不如一代,直到到了廉嘉慶父親那一輩,才算是略有起色。
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廉家在出事兒之后,原本人丁興旺的廉家,人丁開始凋零,廉嘉慶的太爺爺有五子三女,可是,到了他爺爺那一輩,加起來也只有七子五女而已,而到了他父親那一輩,居然只有三子兩女而已,而且這些人的壽命普遍不長,最高的也只活了四十五歲而已。
人丁凋零,傳承方面自然也就出現了問題,青黃不接是很正常的事情,上幾代人,都沒有做出什么成就,可是,到了廉嘉慶父親那一輩,他父親終于做到了兵部侍郎的位置。
可惜的是,在十五年前,玄武叛亂的時候,負責留守后方的,正是廉嘉慶的父親,而因為玄武叛亂,廉嘉慶直接被下了昭獄,進去沒多久,就死在了昭獄里面,而廉嘉慶的兄長,更是被嚇得半死,炎武帝還沒有回來,他就直接把自己嚇成了植物人,到如今,還躺在床上,而廉嘉慶的弟弟,當時年幼,啥也不懂,至于廉嘉慶本人,因為跟著炎武帝去了北蠻,又是儒家子弟,才逃過一劫。
按照廉嘉慶父親的安排,廉嘉慶應該是進入縱橫書院求學,出來之后,考取功名,從而做官,可是,一切都因為一個女人的出現,而發生了改變。
當年,李鈺凝去往縱橫書院求學的時候,恰好遇到了齊賢博和廉嘉慶兩個人。
齊賢博當時已經成名已久,在縱橫書院備受尊崇,而廉嘉慶也不遜色,無論在長相、才華、文采等方面,兩個人都不相上下,當時,廉嘉慶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他比齊賢博年齡要小一些。
李鈺凝進入縱橫書院之后,雖然年紀尚小,可是,已經出落的亭亭玉立,受到了很多男子的愛慕和追求,愛慕的人很多,可是,敢于追求的人,還是少數,畢竟,李鈺凝可是長公主,而且是備受寵溺的公主。
不知道是出于勝負心,還是出于為了家族的考慮,齊賢博和廉嘉慶同時對李鈺凝展開了追求,原本在縱橫書院就備受關注的兩個人,又因為這件事愈發的備受矚目起來。
起初,李鈺凝跟廉嘉慶走的比較近,畢竟,廉嘉慶可是出身豪門,無論是官場的眼界,還是人情世故,都無比的圓潤,最重要的是,廉嘉慶很會討女孩子歡心,出現這個結果,也不奇怪。
反觀齊賢博,他就屬于那種死讀圣賢書的那種人,智商很高,情商卻很低。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李鈺凝最終會選擇廉嘉慶的時候,結果卻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李鈺凝選擇了齊賢博,并沒有選擇廉嘉慶,至于為何會出現這個變故,說法很多。
有人說,是先帝干預了這件事,也有人說,是齊家在背后出力,造成了這個結果,更有人認為,廉嘉慶接近李鈺凝,目的不單純,這是李鈺凝自己的決定,總而言之,眾說紛紜,而結果就是,齊賢博離開了縱橫書院,成為了駙馬,娶了長公主。
廉嘉慶追求李鈺凝,目的肯定不單純,尤其是廉家當時的情況,確實需要一個外力來協助,當時,廉嘉慶失敗了。
可能是心灰意冷,可能是自感前途渺茫,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廉嘉慶棄文從醫,開始學習醫術。
有些人,從出生就是被嫉妒的存在,廉嘉慶在文才方面,本來就有極高的天賦,畢竟,能夠跟一代大儒齊博賢齊名的人,豈是簡單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