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沒有后援,這才是西征軍真正棘手的問題所在。
從安德烈帶著二十萬大軍出現在康城外的時候,北蠻、南唐都相繼出兵,鎮北軍需要支援,鎮南軍也需要支援,雖然從去年開春之后,大炎王朝就在征兵,但是,真正被送到西征軍當中的,連三分之一都不到,大部分的士卒都被送往了鎮北軍和鎮南軍當中。
不是大炎王朝不想支援西征軍,而是因為他們現在沒有那個精力,也沒有那個能力去支援西征軍,西征軍這邊,至少是打到西域人家里去了,可是,鎮北軍和鎮南軍卻是在家門口應戰,如果他們敗了,那后果不堪設想,這其中關鍵,孰輕孰重自然不言而喻。
西征軍現在能依靠的,只有玉門關以外的西、涼、沙三洲而已,再多也只有他們之前占領的六國土地,但是,想要從這六國土地上征兵,很難,就算征到兵了,能不能用,敢不敢用,如何去用,又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別看現在安德烈還沒有正式開始攻城,西征軍現在的危局真的是危局,或者是死局。
現如今的西征軍,需要面臨一個抉擇,要么依托康城進行死守,要么就是撤軍,從康城一路撤到西洲城。
選擇據城死守,那就意味著,他們要用二十萬的西征軍,迎接對方三十五萬大軍的正面進攻,西征軍是沒有后援的,或者說,后援是很少的,而西域聯軍方面,卻有充足的后援。
現在,安德烈手下已經有了三十五萬大軍,而在他們的后方,還有法阿和尚手里的十五萬大軍,在更后方,杜克手里至少還有十萬大軍,至于還有沒有更多的軍隊,那就不得而知了,有肯定是有,只是有多少,沒人說得清楚。
如果選擇據城死守,那將是一場惡戰,守不守得住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就算守住了,西征軍的二十萬大軍,還能剩下多少,無人可知。
如果選擇后撤,那情況會更慘,只要西征軍該撤,那安德烈覺得敢追,而且是追著殷元魁的屁-股后面打,從康城到西洲城,距離可不短啊。
如此一來,不但之前用十數萬將士換來的疆土丟失了不說,剩下的這二十萬將士,能有多少活著回到西洲城,那就更無法預料了。
一旦后撤,那軍心肯定動蕩,就算軍心穩健了,士氣必然低落,士氣對于一支軍隊來說,意味著什么,他們很清楚,就算而二十萬將士,全部完整的撤回了西洲城,那他們面臨的境況,還是和現在一樣的,依舊是二十萬,哦,不對,回到西洲城之后,西征軍應該有三十萬左右的軍隊,三十萬對三十五萬,或者是三十萬對戰五十萬,亦或者是三十萬對戰六十萬的局面。
西征軍能守住西洲城嗎?
這個答案很難受,在場的將領沒人敢保證,哪怕是殷元魁也無法保證。
看似西征軍有兩個選擇,其實,他們根本沒有選擇,除了據城死守之外,沒有其他的選擇。
當然了,就算是據城死守,也要看西域那邊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們如果只是想奪回被占領的國土,那戰事到了西洲城,應該就戛然而止了,如果西域不但要奪回丟失的國土,還想要東征的話,那西域聯軍的腳步,肯定不會止步在西洲城以西的。
在這些事情之外,還有一件事,始終困擾著西征軍所有將領。
安德烈提兵二十萬,為何對康城圍而不打,他們到底想干什么?
如果只是為了掩護在康城后方的兩萬輕騎兵,讓他們在后方搞破壞的話,那就太沒意思了,這兩萬人的破壞,起初確實給西征軍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和危害,可是,這樣的事情,出現一次兩次就可以了,西征軍不可能放任不管的,肯定會派遣出大量的軍隊,把這兩萬已經暴露的輕騎兵給剿滅掉的。
至于那些其他臨時組建的叛軍,說實話,殷元魁他們還真沒有放在眼里,都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他們就算搞破壞,也破壞的有限,他們唯一的作用,其實不是破壞,而是拖住西征軍更多的將士而已。
-------------------------------------
“大元帥說的對,安德烈那小子,肯定會近期攻城的,只是,我們不知道他們什么時候攻城,有多少人攻城,這讓我們很被動啊。”
童真在說完這句話之后,就看向不良人庫吉,情報這方面,一直都是庫吉在負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