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元魁并沒有待在元帥府,而是在許一凡軍賬旁邊搭建了一個軍賬,處理一切軍政大事。
雖然,這段時間,西征軍損失慘重,但是,他們還是守住了康城,殺敵無數,雖然眼下第一道城墻已經失去了其防守的價值,可是,第二道城墻已經建造起來了,康城還是康城,真正的成為了一個軍事要塞。
在炮灰營和敵軍交戰的這三天時間里,殷元魁已經讓湯芮安排眾多徭役有序的撤退,現如今,已經有三分之一的離開了康城,朝著他們的大后方撤去。
昨晚,許一凡再次登上城頭,于兩軍陣前,擊殺叛將申屠侯,大大的打擊了敵軍的軍心和士氣,導致敵軍潰敗,雖然,最后被安德烈和康德收攏了大部分的潰軍,逐漸穩定了軍心,但是,敵軍短時間內肯定不會繼續攻城,畢竟,一支軍隊軍心潰散,想要重新穩健軍心,是需要時間的,也需要一定手腕的。
話本當中說什么穩健軍心,就是要以鐵血的手腕,殺一儆百,以此來穩健軍心,這種說法沒有錯,卻也不全對。
放在平時,這種殺雞儆猴的辦法,確實不錯,可以在極大的程度上震懾眾將士,也可以急速的穩健軍心,然而,當一支軍隊的士氣被打垮,成為潰兵,成為逃兵的時候,再以殺戮穩健軍心,效果有,卻不大,如果一味的如此去做,很可能適得其反,造成另外一個極端,那就是兵變。
統兵最可怕不是兵敗,而是兵變,個別人的兵變,造成的影響有限,可是,一旦大規模的兵變,其造成的影響是很大的,很容易把一整支軍隊給弄垮,而在這個時候,穩健軍心就需要一定的手腕了。
殺雞儆猴是肯定要采用的,但是,在殺戮之外,還需要大量的獎賞,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恩威并施,殺一批人,獎賞一批人,再打壓一批人,分而治之,才能更好的掌控一支軍隊。
當然,這種辦法只是暫時的,想要讓一支軍隊重新恢復士氣,沒有什么比打一場勝仗,而且是漂亮的勝仗更具有說服力的了,但是,眼下,西征軍想要打一場漂亮的勝仗,恐怕沒有那么容易。
了解中原人作戰方式的申屠侯已經死了,其他僅剩的從鎮西軍投降過來的人,也不堪大用,而且這些人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申屠侯在的時候,因為需要用到他,所以跟著他一起投降的人,得到了重用,而現在,申屠侯死了,也就沒有人可以庇護他們了,更重要的是,這一次西域聯軍在申屠侯的統領下,死傷慘重,遠遠的超出了西域聯軍統兵大帥的預計。
死了這么多人,難道不需要有人在承擔罪責嗎?
雖然可以把大部分的罪責推到死人申屠侯身上,可是,活著的人難道就不用承擔了嗎?
當然不是,而跟著申屠侯的這些人,就是最好的替罪羊,他們本來就是投降者,始終都被西域人看不起,畢竟,叛徒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會被人瞧不起的,之前有申屠侯在,那自然沒什么,現如今,申屠侯死了,那他們也該死了。
恰好,這個時候,西域聯軍需要重新整軍,又需要殺雞儆猴,鼓舞士氣,而這些人就成為了很好的犧牲品,于是,在,這些人就死了。
殺了這些降將,還有一些該死之人之后,西域聯軍暫時穩固下來了,但是,也正如殷元魁他們猜測的那般,西域聯軍短時間不可能繼續攻城。
西域聯軍的動向沒有出乎殷元魁的預料,不過,他也沒有閑著,雖然,攻城戰暫時告一段落了,但是,西域聯軍這次吃了這么大的虧,不可能善罷甘休的,估計,等到下一次敵軍攻城的時候,其威勢和力度,肯定遠超之前,到了那個時候,康城危夷。
雖然,康城有新建造的第二道城墻,但是,平心而論,新建造的城墻,肯定沒有老城墻那么穩固,在加上敵軍有了之前的攻城經驗,他們不可能不進步的,也不可能在像之前那樣,一味的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