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山是歷代皇帝陵寢之所在,書山則是縱橫書院之所在。
二山一東一西,交相呼應,皇宮位列中央,這使得原本就威嚴的國都,愈發的威壓起來。
書山有路,亦有書院,其名為縱橫。
每三年年,在五月初五這天,書院就會開啟,廣招天下學子,跟王朝每三年一次科舉類似,因此,每當縱橫書院開啟的時候,都會有無數的讀書人,從天南地北,五湖四海,蜂擁而至,只為進入縱橫書院求學。
想要進入縱橫書院,既簡單又困難,每次,縱橫書院招生的時候,都會出考卷,此考卷非彼考卷,有卷無字也無題,至于考的是什么,那只有考生自己知道了,一千人有一千個答案,而標準答案是什么,無從得知。
縱橫書院招生,不看出身,不看背景,也不看學識,只看心性,也因此,每次招生的時候,參考的人成千上萬,而能夠進入縱橫書院的人,卻少之又少,錄取人數不到一成。
饒是如此,每次前來參考的人,還是猶如過江之鯉一般。
書院分為外院和內院,一般學子進入縱橫書院,只能在外院學習,而能夠進入內院的人,少之又少,每次招生,肯定有人能夠進入外院,但是,卻不一定有人能夠進入內院,至于內院在哪,連縱橫書院的人都不太清楚,只知道在后山。
后山在哪,卻始終無人可見。
在外院之后,有后山,而它才是真正的書山,書山很大,人卻很少,后山并沒有外人想象的那么雕梁畫棟,建筑鱗次櫛比,整個后山只有一個建筑,那就是無涯樓,亦是儒家的藏書樓,除此之外,整個后山只有幾間分布在后山各處的茅屋而已。
無涯樓位于山腳,而在無涯樓之后,還有一座后山,后山很高,壁立千仞,只有一條勉強夠一人側身而過的羊腸小道,道路蜿蜒盤旋,一路彎曲向上。
在道路的盡頭,有一山洞,山洞位置極佳,從這里可以把整個長安都盡收眼底。
在山洞的邊緣,有一老者,披散著頭發,穿著寬大的袍子,手握一個黃皮酒葫蘆,斜靠在洞壁上,時而仰頭飲酒,時而看向不遠處的長安,看起來無比的瀟灑和放蕩不羈。
葫蘆只是尋常葫蘆,只是,用的時間久了,看起來反而不俗,酒也是尋常酒水,自己釀造的而已,葫蘆配酒,越喝越有。
老者在喝完一口酒之后,耳朵微動,似乎聽到了什么,頓時嗤笑起來。
“呵呵......”
“凈他娘的瞎扯淡。”
-------------------------------------
在極北之地,有一雪山。
雪山之巔,有一雪廟。
雪廟之頂,站立一人,他面朝南方,表情淡漠,喃喃道:“區區螻蟻,也敢妄談天道。”
-------------------------------------
康城。
許一凡自從蘇醒之后,這段時間,過的很悠閑。
西域聯軍雖然再次卷土重來,卻只是在距離康城三十里的地方,跟西征軍展開了對峙,觀其形勢,一時半會兒不會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