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陀山。”
“你見過?”
“不曾!”一僧搖搖頭,緩緩地說道。
“既然你不曾見過,那你何以說佛存在呢?”
“阿彌陀佛,貧僧能感知到佛,祂存在,無處不在。”一僧再次雙手合十道。
“呵呵......”
許一凡聞言,輕笑兩聲,搖搖頭,顯然,他不認可對方這個說法,不過,也沒有反駁,而是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世間有幾個佛?”
“阿彌陀佛,世間只有一位佛,至高佛。”
“大師說的是佛祖嗎?”
“正是。”
許一凡看著一僧,卻搖搖頭,說道:“我認為不然。”
“哦?愿聞其詳。”
一僧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就看向許一凡,想聽聽許一凡是怎么說的。
許一凡并沒有急著解釋,而是問道:“為何佛祖是至高佛,而其他人卻不是佛?僅僅是因為祂創造了佛教嗎?”
面對許一凡的詢問,一僧點點頭,又搖搖頭,說道:“佛祖之所以是至高佛,并不僅僅是祂開創了佛教,更重要的是祂的果位獨一無二,佛就是佛祖,佛祖就是佛,天下只此一位。”
“果位?佛祖的果位獨一無二,那其他人呢?”許一凡又問道。
“佛門有菩薩和羅漢,菩薩有菩薩果位,羅漢有羅漢果位,修成不同的果位,成為不同的人。”
許一凡聞言,想了想,點點頭。
剛才,許一凡說他對佛法有一定的研究,那其實是扯淡的,雖然他對佛法確實有所了解,但是,那也僅限于這些年,他在各種典籍上看到的,而他真正對佛法的了解,還是來自于他的記憶。
就一僧說的,跟許一凡記憶當中的佛法,沒有太大的差別,想要成佛,必須先證的果味,不同的果味,決定了他們不同的成就,這就像是修行者的天資一般,不同的人,天資不同,成就也不同,畢竟,人力有時窮。
所謂的果味,其實就是這些和尚在修行當中,許下的宏源,許下的宏源越大,他們的果味就稀有,許大宏源者,得菩薩果味,許小宏源者,得羅漢果位,但是,佛門從萬年前創立,到如今,證的至高無上果味的只有佛祖,而其他人,最高也只是得到了菩薩果味。
如果就果位而論的話,說佛祖就是佛,那并無不可。
見許一凡沉默下來,一僧和尚依舊神情自若的看著許一凡,而其他人則開始面面相覷,眼神逐漸明亮起來,看向一僧的眼神愈發的炙熱起來。
在西域,很少有人不信佛的,就算不信佛,也聽說過佛,剛才許一凡一連串的問題,把他們問的啞口無言,現如今,一僧大師的幾句話,就讓許一凡啞口無言,在他們看來,許一凡這是被佛法給問住了,看來他們是沒錯的。
查爾德等人在想什么,顯而易見,而慕容濉等人此刻在想什么,也顯而易見。
在許一凡沉默的時候,慕容濉和殷氹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擔憂,什么佛祖,什么果位,什么菩薩羅漢的,他們都不信,也不在乎,如果他們信的話,就不會帶兵來打西域了。
可是,他們雖然不信佛,卻不代表他們不承認,世間有佛的存在,雖然佛,看不見摸不著,可祂就是存在,這一點兒,是天下人都承認的一點兒,這就好比天道一般,雖然誰都不知道天道是什么,可誰都知道,天道存在,只是看不見摸不著罷了。
他們此刻在擔心的是,許一凡會不會被一僧和尚幾句話給洗-腦了,從此成為了佛門中人。
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歷史上,有不少天才,修行有成的人,在其他地方無法突破瓶頸,就去往西域,或者其他的地方尋找破境的契機,在遇到佛門中人,聽其一席話,從而遁入空門,成為佛門弟子的,也不在少數。
越是聰明的人,所思所想就越多,而越是聰明的人,越是容易鉆牛角尖,誤入歧途,許一凡是聰明人,這是所有人都承認的一件事,如果讓一僧和尚把許一凡渡入佛門,那可是大炎王朝最大的損失啊。
想到這兒,慕容濉和殷氹再次對視一眼,看向一僧的眼神,就變得極度不善起來,二人都下意識握住了手里的兵器,準備把這個‘妖言惑眾’的和尚給宰了再說,把一切都扼殺在萌芽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