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往北宛國的道路上,一騎白馬遙遙領先,在眾人當中顯得格外的亮眼。
白馬之上,二人共乘一騎,正是許一凡和覺有情,在其身側,稍稍落后半個馬頭的位置,還有三人,分別是慕容濉、殷氹和秦賦,在他們之后,則是四名灰衣灰褲,年齡懸殊,長相各異的死灰營戰士,在他們之后,則是五千將士。
戰馬這種東西,在軍隊當中很常見,因為它是主要的代步工具,也是機動部隊的重要裝備之一,馬匹的顏色很多,大多數都是以雜色為主,純色馬匹雖然也有,不過,既要馬力好,又要純色,則比較稀有。
許一凡這匹白色戰馬,可是大有來頭的。
馬匹易見,寶馬難尋,對于武將而言,擁有一匹好馬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騎兵而言,好馬劣馬一看便知,而談起戰馬,最好的馬匹,還是屬西域大宛國的汗血寶馬。
這種-馬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步伐輕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強,因“出汗血”而聞名,是難得一見的良駒,能見到一回,已經實屬不易,要是能擁有一匹,那更是相當的了不得。
大宛國位于西域北部,靠近北蠻,其國土不大,人口不多,在西域諸多王國當中,都不怎么出名,但是,大宛國卻盛產汗血寶馬被人熟知。
汗血寶馬培養極其困難,想要培養一匹純種的汗血寶馬,需要花費很大的代價,其每年盛產的汗血寶馬,更是少之又少,一旦培養一匹出來,往往都會被送往漠如國這樣的大國,被圈養起來,除非是遇到重要的活動,才會讓它們出場,平日里,基本上是難得一見。
大炎王朝也有汗血寶馬,不過,數量不多,滿打滿算也就是十來匹而已,而且大部分都是老馬了,這些馬都被圈養在專門為其建立的馬場當中,它們的命可比一般官員的命要值錢的多。
汗血寶馬很難尋,大宛國雖然每年都能培養幾匹汗血寶馬,可都是一般的馬匹,真正的好馬,可能幾年,甚至十幾年都難得一見,異常的珍貴。
但是,要說最難得的汗血寶馬,還不是大宛國花費巨大代價培養出來的,而是那種野生的汗血寶馬,野馬常見,可野生的汗血寶馬卻極其難見,就算見到了,也極難被馴服,而許一凡這匹白色的戰馬,就是純種的汗血寶馬,最重要的是,它還是野馬,不但是野馬,還是野馬當中的頭馬。
這匹馬是在前不久,童真他們負責遷徙百姓的時候,無意間撞見了一伙販馬的馬賊,馬匹不少,大多數都是這邊野生的西域馬,還有部分北蠻馬。
就戰馬而言,西域馬和北蠻馬不相上下,處于伯仲之間。
西域馬的體型一般都比較矮,但被看西域馬矮小,可是,它們耐力驚人,腳力極好,抗旱能力極好,這跟西域本土的環境有關,這種-馬適合長途奔襲,劣勢就是爆發力不足。
北蠻馬的體型是所有馬匹當中,最標準的,膘肥馬壯,爆發力驚人,最適合騎兵沖鋒、追逐,但是,劣勢也很明顯,就是耐力不足,北蠻人每次作戰的時候,往往都是一人多馬的配置。
其次就是炎馬,也就是大炎王朝的馬種,而炎馬又根據其產地不同,檔次也不同,其中嘉州出產的戰馬,跟北蠻馬很像,而西北三洲的西涼馬,則跟西域馬很像,如果只是粗略的比較一番的話,無論是嘉洲馬還是西涼馬,跟西域馬和北蠻馬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仔細比較的話,它們還是要稍遜一籌的。
除了嘉洲馬和西涼馬之外,還有就是中原腹地出產的中原馬,這種-馬體型中等,耐力中等,爆發力中等,相較于北蠻馬和西域馬,都稍遜一籌,而這也是大多數炎軍的標配。
這群馬賊是從西域不知道用什么辦法,弄來了八百多匹野馬,知道大炎王朝和西域正在打仗,而買賣馬匹,尤其是野馬,在西域是不被允許的,他們就想著把這批馬送到大炎王朝境內販賣,只可惜,他們還沒到地方,就被童真發現了。
如果是以往,其他將領看到這么多的野馬,自然是以一個不高不低的價格買下來了,可是,他們遇到的是童真,錢,自然是一文沒有,馬匹也自然是給收繳了,而這群馬賊也比較倒霉,不但丟了馬,還差點丟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