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娘看到這一幕,有些詫異的眨了眨眼睛,然后搖搖頭,也跟著沖了出去。
這支不到百人的小隊,確實是燕王軍那邊的斥候小隊,嚴格來說,他們不屬于燕王軍,最早之前是屬于西征軍的,不過,更早之前,他們是屬于許凱歌的嫡系部隊。
在從康城撤下來之后,他們就陸陸續續,化整為零,脫離了西征軍,來到了涼宛鎮,過上了半兵半匪的生活,休息了將近半年的時間,現在終于有事兒做了。
在許一凡發現他們的同時,他們也發現了許一凡一行人,在離開弓月城的時候,許一凡雖然做了偽裝,沒有穿他的鎧甲,但是,許一凡穿的卻是石族人的衣服,更重要的還是許一凡身邊死灰營戰士的服飾暴露了他們的身份。
起初,在看到許一凡一行六人的時候,這支斥候小隊也是愣了一下,不過,很快他們就反應過來,許一凡沒有在弓月城,那就說明,弓月城那邊的談判肯定出現了問題,不管弓月城那邊發生了什么,絕對不能讓許一凡他們從這里離開,于是,為首的隊長在讓人離開回去報信之后,就下令準備戰斗。
只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許一凡那邊明明只有六個人,卻率先發起了沖鋒。
意外確實是意外,不過,作為斥候,類似的事情在沙場上也并不少見,于是,他們也拔刀發起了沖鋒。
六人對戰近百人,還率先發起沖鋒,看似是以卵擊石,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
雙方的距離并不算遠,在戰馬的疾馳之下,距離迅速被拉近,雙方很快就撞擊到了一起,一場血戰瞬間展開。
在初次交戰的時候,許一凡就發現,這支人數不多的斥候小隊,戰力不俗,這也難怪,能夠成為斥候的,沒有幾把刷子是不可能的,不過,慶幸的是,這些斥候當中并沒有太多的武夫和修行者,除了為首的隊長是一名五品武夫之外,還有兩個七品武夫和一個八品修行者,剩下的都是普通士卒。
在沖鋒的途中,許一凡就對追上來的九娘說道:“武夫和修行者交給你,剩下的交給我們。”
也不等九娘回答,許一凡就已經帶著人沖向了對方的陣營當中。
在沖鋒的時候,距離對方大約一百多米的時候,許一凡這邊就掏出弓弩,展開了弩箭齊射,而對方也采取了同樣的手段,只是,就弓弩而言,許一凡的弓弩射程更遠,射速更快,威力更大,所以在兩輪速射之后,對方最前面的十幾人,瞬間倒下。
在兩輪弩箭齊射之后,就是正面的沖鋒了。
正應了那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許一凡這邊人雖然不多,但是,各個都身懷絕技,每個人都是高武,對付這些普通的士卒,那簡直就是砍瓜切菜。
第一輪沖鋒之后,許一凡五人就殺死殺傷了數十名敵人,鮮血瞬間染紅了他們的衣裳。
在沙場之上,并不像擂臺上那樣,講究什么江湖規矩,用最快的速度,最巧妙的手段殺死敵人,才是重點,在沖入敵軍之后,許一凡左手持劍,右手持刀,盜儷無需許一凡駕馭,自己就在悶頭沖鋒。
許一凡一行五人,呈現一個箭頭的形狀,許一凡一馬當先,剩下的四個人分別護衛在許一凡的左右和身后,以極快的速度鑿穿敵軍,凡是他們所經過的地方,遇到的敵人紛紛倒下,幾乎沒有一擊之敵。
中原的斥候,大多數都是從騎兵當中挑選出來的,畢竟,騎兵是軍隊當中機動性最強的部隊,所以馬戰是斥候最拿手的,如果是斥候碰到斥候,雙方既要比拼彼此的箭術,還有比拼彼此的騎術,最后才是近身廝殺,不過,斥候與斥候之間的差距并不會太大。
不過,這說的是普通斥候之間的對決,當普通士卒遇上武夫或者修行者之后,那結局往往會呈現一邊倒的情況,尤其是在小股部隊遇到多名高武高修,那其結局就會更加的傾斜。
兩輪弩箭的疾射,又進行了兩輪的沖鋒,這支百人小隊,很快就被殺的七零八落,原本占據優勢的他們,瞬間落入下風。